乙型肝炎|全港41万人受感染四成人不自知 一文睇清高危群组及治疗方法

2023-12-28 22:45

乙型肝炎患者患上癌症的风险,较常人高100倍,然而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是带菌者,因此疏于关注健康状况。衞生署今日(28日)发表病毒性肝炎主题性报告(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调查),首次纳入关于病毒性肝炎的调查问题及测试,评估目前香港人口的病毒性肝炎状况。调查结果发现,本港有约41万人口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占整体人口5.6%。

41万人有乙型肝炎  35至54岁阳性比率最高

衞生署早前于2020年11月至2022年2月期间进行人口健康调查,当中访问超过1.6万名15岁或以上的非住院香港人口。按调查结果推算,全港有约41万人患有乙型肝炎,占整体人口5.6%。当中35至54岁人士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最高,达8.4%;35岁以下的年龄组别则较低,只有不足2%,由此可见港府由1980年代起,就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计划及其他相关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年轻一代的乙型肝炎感染率。

延伸阅读:肝癌|乙肝变肝癌风险高100倍 吃护肝产品有用?医生教2招减病毒量

港府由1980年代起为儿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减低了年轻一代感染乙肝的风险。资料图片
港府由1980年代起为儿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减低了年轻一代感染乙肝的风险。资料图片
港府由1980年代起为儿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减低了年轻一代感染乙肝的风险。资料图片
港府由1980年代起为儿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减低了年轻一代感染乙肝的风险。资料图片

近4成乙型肝炎患者不自知

衞生署指,4种主要肝炎病毒(甲型、乙型、丙型和戊型)中,乙型肝炎对本港公共衞生造成重大负担。今次调查有超过2,000名15至84岁受访者进一步完成身体检查,其中有6.2%参与者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试呈阳性,当中有近4成受访者并未有于住户调查中自述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反映本港有一定比例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未知自己感染。另有约70%受访乙肝患者无作医疗跟进。

乙型肝炎传播途径主要有3

1. 受感染母亲于分娩时传播给婴儿

2. 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

3. 与感染者进行不安全性接触。

延伸阅读:糖尿患者小心惹乙型肝炎 免变肾病肝硬化肝癌 小心3大高危症状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家庭成员(如父母、兄弟姊妹及子女)和性伴侣有较高感染乙型肝炎的风险,而注射毒品人士、男男性接触者、性工作者和爱滋病病毒感染者等亦有较高感染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的风险。15%至40%未有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远会发展至可致命的肝脏疾病,例如肝硬化和肝癌。衞生署提醒他们,应告知医护人员其较高感染风险的情况,并尽快进行测试以确定其肝炎状况。

↓↓乙型肝炎常见症状↓↓

乙型肝炎常见症状
乙型肝炎常见症状
乙型肝炎症状: 发烧
乙型肝炎症状: 发烧
乙型肝炎症状:疲倦
乙型肝炎症状:疲倦
乙型肝炎症状:食欲不振
乙型肝炎症状:食欲不振
乙型肝炎症状:恶心
乙型肝炎症状:恶心
乙型肝炎症状:呕吐
乙型肝炎症状:呕吐
乙型肝炎症状:上腹部不适
乙型肝炎症状:上腹部不适
乙型肝炎症状:茶色小便及黄疸(皮肤和眼白发黄)
乙型肝炎症状:茶色小便及黄疸(皮肤和眼白发黄)

乙型肝炎治疗方法:

1. 抗病毒药物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低患上肝硬化、肝衰竭及肝癌的风险

2. 医生会根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个别情况作详细评估,以决定何时需要抗病毒药物治疗

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须定期覆诊及进行相关检查,如抽血检验肝功能、甲胎蛋白及病毒量,及进行肝脏超声波检查,以及早察觉及处理肝脏的变化

4.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要遵照医生指示服用抗病毒药物,切勿因病毒量已经受控或肝功能回复正常而自行停药,因为不当停药可引致肝炎复发、肝衰竭,甚至死亡

 肝炎发展成肝癌的时间

肝炎发展成肝癌的时间
肝炎发展成肝癌的时间
肝炎发展成肝癌的时间
肝炎发展成肝癌的时间
肝炎发展成肝癌的时间
肝炎发展成肝癌的时间
肝炎发展成肝癌的时间
肝炎发展成肝癌的时间
肝炎发展成肝癌的时间
肝炎发展成肝癌的时间
肝炎发展成肝癌的时间
肝炎发展成肝癌的时间
肝炎发展成肝癌的时间
肝炎发展成肝癌的时间

---

《星岛申诉王》将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