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市道︱摆脱疫情阴霾 档贩笑脸迎人 寒流来袭牛肉店排长龙

2023-12-22 14:51

所谓「冬大过年」,今日(22日)冬至,不少市民早早买定餸回家「做冬」。当中有人因「唔想同人逼」外出用膳,选择购买餸回家准备冬至晚饭。《星岛头条》记者下午到旺角广东道及奶路臣行一带街市视察,现场买餸市民人头涌涌,部份售卖鲮鱼肉、肥牛的档位出现人龙。至于海鲜档生意两极,部分档主十分忙碌,但亦有档主称销情惨淡,生意比去年大跌7成。 

今天菜价有所上升,其中「豆杯」的35元一斤,其馀菜类或肉类的价格只有微升。不愿出镜的档主陈先生表示,虽然档口有蔬果等不同类别的货品,但最受欢迎的仍是生菜,售价与平日相若,并没有因为冬至而加价,反而比其他菜档的价钱更为便宜。但今年很多市民北上,收入比上年大跌约3成。至于今早6时半已开档的菜档婆婆表示,今年十分淡静,或许经济不太景气,「一两蚊都要讲价,唔舍得洗钱。」上年差不多时间货品已全数卖出,而今年天气寒冷,来货价也比上年贵上数元,却未能加价,变相亏本。 

旺角广东道及奶路臣街一带街市档位人头涌涌。陈极彰摄
旺角广东道及奶路臣街一带街市档位人头涌涌。陈极彰摄
旺角广东道及奶路臣街一带街市档位人头涌涌。陈极彰摄
旺角广东道及奶路臣街一带街市档位人头涌涌。陈极彰摄
旺角广东道及奶路臣街一带街市档位人头涌涌。陈极彰摄
旺角广东道及奶路臣街一带街市档位人头涌涌。陈极彰摄
周先生指,中国人「冬大过年」,习俗上需要回归(回家)团圆。陈极彰摄
周先生指,中国人「冬大过年」,习俗上需要回归(回家)团圆。陈极彰摄
何女士表示将准备火锅作冬至饭。陈极彰摄
何女士表示将准备火锅作冬至饭。陈极彰摄
王先生因不想外出用膳「同人逼」,故自行到街市购买餸菜回家当冬至饭。陈极彰摄
王先生因不想外出用膳「同人逼」,故自行到街市购买餸菜回家当冬至饭。陈极彰摄
海鲜档负责人李小姐表示,今年生意比去年少约7成。陈极彰摄
海鲜档负责人李小姐表示,今年生意比去年少约7成。陈极彰摄

有海鲜档主则表示,购买海鲜的客人颇多,出售的价格却未有上升,唯而销情与去年相若,最受欢迎的海鲜是虾。不过另一位海鲜档负担人李小姐表示,生意比去年少约7成,只有一位客人特意「落订」,售卖货物和价格也与去年一样,来货价却比去年贵约2成。李小姐看起来无奈,称「啲人都要食咖其实,点解唔买呢?」 

在地盘工作的周先生今天提早下班,他买了半只盐焗鸡和虾,花费约百多元。他称菜价有所上升,由10元升至18元,贵了多于一倍;猪皮、肥牛及牛柏叶等的火锅材料价格没有太大升幅。他续指,中国人「冬大过年」,习俗上需要回归(回家)才是好的,故没有外出用膳,将回家「打边炉」。 

怀有身孕的何女士与其9岁小朋友正在购买肥牛准备晚上的冬至饭,因怀有身孕不便煮食,故将购买海鲜等食材回家准备较为简易的火锅,并留港庆祝,没有外出。被问及会否担心今日的菜价相对昂贵,她则回应说即便如此也实属正常,称「揿左800蚊出嚟买餸」。 

还有一位负责冬至饭的王先生表示,因内地的饭菜味道较为浓,口味不太合适,「好咸、好油」,而且「唔想同人逼」,故自行到街市购买餸菜回家当冬至饭的大厨,已花费约300元,原本也没有考虑价格,但没有觉得今日的菜价较昂贵,最后一站将购买花甲便会归家。

适逢天气骤降,九龙城街市有牛肉店长龙排到出马路,市民等足一小时也要买到新鲜牛肉回家打边炉;但亦有档贩指受通关影响,街市人流冷清,预料生意会下跌。

九龙城街市有牛肉店大排长龙,更排到出马路。锺健华摄
九龙城街市有牛肉店大排长龙,更排到出马路。锺健华摄
天寒地冻,市民排队买牛肉回家打边炉。
天寒地冻,市民排队买牛肉回家打边炉。
档贩笑脸迎人。锺健华摄
档贩笑脸迎人。锺健华摄
今日冬至,市民早早买定餸回家做冬。锺健华摄
今日冬至,市民早早买定餸回家做冬。锺健华摄
今日冬至,市民早早买定餸回家做冬。锺健华摄
今日冬至,市民早早买定餸回家做冬。锺健华摄
今日冬至,市民早早买定餸回家做冬。锺健华摄
今日冬至,市民早早买定餸回家做冬。锺健华摄
今日冬至,市民早早买定餸回家做冬。锺健华摄
今日冬至,市民早早买定餸回家做冬。锺健华摄
今日冬至,市民早早买定餸回家做冬。锺健华摄
今日冬至,市民早早买定餸回家做冬。锺健华摄
今日冬至,市民早早买定餸回家做冬。锺健华摄
今日冬至,市民早早买定餸回家做冬。锺健华摄

今年冬至摆脱疫情阴霾,外出不需要戴口罩,市民笑容终于重见天日,档贩同样笑脸迎人。有鱼档档主更「卖大包」,笑言「(冬至)大家开心啲,唔使多谢我。」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