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员关注港科研项目内地投资难「过河」 政府:与内地部委商讨便利资金过境

2023-12-20 18:36

在立法会的小组委员会会议上,有议员关注投资本港创科产业的内地资金难以过境问题。资料图片
在立法会的小组委员会会议上,有议员关注投资本港创科产业的内地资金难以过境问题。资料图片

立法会推动新型工业化事宜小组委员会今午(20日)召开会议,讨论加强与内地的创科合作。有立法会议员关注本地科研项目成功取得内地投资,惟资金难以「过河」,政府表示正积极与内地部委商讨,希望未来能方便科研资金或投资过境。 

本身是中文大学教授的选委会界别黄锦辉关注,政府推出的「产学研1+」资助计划中,大学成功在内地寻找到资助,但不知如何将这些资金「过河」回港。他亦称,当局早前宣布在港注册公司工作的外藉人士,可申请两年或以上的「一签多行」签证,惟中大有教授就算在内地有研究项目,仍需申请多次的签证往返中港两地,希望当局可以解释原因。 

黄锦辉关注如何让内地对本港创科产业的资助来港。资料图片
黄锦辉关注如何让内地对本港创科产业的资助来港。资料图片
张曼莉表示,政府正与内地不同的部委联络,探讨便科投资本港创科资金过境。资料图片
张曼莉表示,政府正与内地不同的部委联络,探讨便科投资本港创科资金过境。资料图片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表示,政府有留意到内地不同的机构都对「产学研1+」计划感兴趣,强调资金过境问题不是针对这个计划,当局正与内地不同的部委联络,提出能否针对企业有意投资本港的项目,甚至成立实体的研发中心等,能否有资金过境的便利安排。至于人员流动的「一签多行」,她表示政府一直有与入境处沟通,相关人士或需与处方会面交谈,日后会希望推动更多措施,特别便利科研人员的往来。 

科技创新界议员邱达根强调,新型工业化是要将最高端的科技产品在港落户生产,才是成功的关键,要做到这样须接合大湾区及科研的资源,而内地不同地方有很多实验室,关注当局有否与内地的科研机构商讨合作,将其产品在港落地,以及能否争取到国家级实验室落户香港。 

张曼莉表示,目前内地设有不同的科研平台,因应特区与内地省市签订的协议,本港的大学都能够应用到相关的平台,希望将来可加强这方面的联动。她又称,香港正在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调政府亦很希望可以争取到国家级的实验室落户香港。 

新民党何敬康关注,特区政府与广东省政府签订《粤港共建智慧城市群合作协议》等多份协议,促政府交代相关的安排落实情况及成效,以及特区政府有否透过这些交流,学习内地相对成功的例子。他亦提到网络安全的问题,关注粤港有否合作的空间,以全力打击网络诈骗,减少市民受骗的机会。 

副政府资讯科技总监黄敬文表示,《粤港共建智慧城市群合作协议》是相对顶层的协议,其后粤港在不同范畴的合作,包括粤港合作推出促进两地政务服务的「跨境通办」等,「做一样就推一样,唔会等齐,所以见到呢一年不断都有新嘢出」,接下来亦有其他项目正与广东数据局商讨合作中,在适时会作公布。 

至于网络安全方面,黄敬文承认粤港有很多合作空间,故在上周刚举办一场研讨会,邀请国内网络安全的龙头公司与香港业界交流,且让这些内地的网络安全公司可与本地公司对接,变相将其技术可带来香港,帮助企业及市民的认知及能力。

记者:郭咏欣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