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杂志|地理环境如「大水兜」危机四伏 增地下蓄水池超级堤坝 完善城市规划救港
2023-12-07 12:22
《探讨极端天气下的城市韧性》系列之都市规划篇
极端天气祸害让港人上了宝贵一课,有建筑学者及工程师呼吁,港府在未来城市规划上,应尽快加入转趋频密的暴雨,以及持续酷热天气等因素作考量。多名专家形容,本港地理环境如「大水兜」,容易有蓄水危机和水浸,建议参考其他地区对防洪的规划,增加雨水花园及超级堤坝等疏水降温,并提供诱因给私人发展商在新项目建地下蓄水池,提升城市韧性,以克服极端天气的挑战;对有城市考虑禁止开发高灾害风险的地区,有工程师反对香港仿效,强调应优先以技术解决灾害,而非限制发展。
除了强化原有基建,完善整体都市规划,也有助增强城市韧性。事实上,本港在市区规划上一直有将防灾列为考虑因素,从越趋严谨的建筑和工程标准可看出一二。香港工程师学会土木分部荣誉秘书陈可儿说,「新发展区抵御极端天气的标准在不断提高。」她举例,现时有新发展区的地面高度定为主水平基准以上的6米至7米,并预留充足空间,若未来水位上升,可加高岸边位置作抵御。
北都人工岛存淹浸危机
有城市规划师坦言,本港四面环海有「先天」的不利。香港注册城市规划师陈剑安形容,本港在地理环境上如同一个「大水兜」,「要把水流疏导至后海湾,但一旦后海湾的水位高涨,再推高沿岸水位,所受的水量会更大。」他坦言,本港若被高水位包围,水无法向外流,将形成蓄水危机及水浸。
北部都会区及交椅洲人工岛,将是本港未来20年的重要基建,惟两者都被专家界定位于高风险地区。前天文台台长林超英近月也撰文,提出对两大基建的忧虑,指新田科技城规划范围在深圳河下游,恐受暴雨下深圳河泛滥的威胁,而面对全球海水严重上升,人工岛也逃不过受淹浸的危险。
荷兰徵地蓄水 闲时作休憩
参考其他沿海地区,以土地大多低于海平面的荷兰为例,因有完善的防灾规划,近年甚少受灾害影响。当地确立了「还地于水」和「还地于自然」的政策,包括徵收主要河道旁的土地,平日供市民作休闲活动,暴雨时则作蓄水空间,也将部分填海而来的陆地「还给」海洋,让其成为自然滞洪区。
日本东京都综合治水对策亦以增加防洪韧性为目标,例如规定增加公园绿地面积、增加道路与空地透水性铺面、要求市民在住所增设雨水蓄存和增加雨水浸透的面积,以及通过建筑法例,要求低洼易水浸地区建「高架式建筑」,将建筑物底层留做雨水淹没地区,作为其防洪减灾对策。
本港规划推动「海绵城市」多年,渠务署在2018年更新的「雨水排放系统手册」中,鼓励业界在工程项目中采用「海绵城市」概念,香港绿色建筑议会的绿建环评(BEAM Plus)亦将「海绵城市」设计元素纳入为可计分项目,其中安达臣道石矿场用地包含地下蓄洪池、绿化天台和多孔路面等,东涌新市镇扩展计划亦有包括河道活化、雨水滞留和处理池等。
地球之友行政总裁洪蔼诚建议,港府日后增加该类具疏水功能的「透水路面(Permeable pavements)」及建「雨水花园」,以期更有效抵御极端大暴雨的挑战。他也建议,可吸取日本及台湾兴建超级堤坝的经验。他解释,在日本的超级堤坝高达10米,具有一定抵御力,平日开放作绿化地带,供居民休憩作息,建议在新开发区如北部都会区使用。
为发展商提供诱因建蓄水池
此外,渠务署于2012年展开造价逾10亿元的「跑马地地下蓄洪计划」,于跑马地建蓄水池,有效解决跑马地和湾仔的水浸黑点。据了解,渠务署向来鼓励新发展项目加入地下蓄水池,惟响应的发展商有限。陈剑安直言,缺少了足够的诱因,皆因每向下掘深多一层,成本越高,「要防水、防震,结构墙的钢筋、混凝土也越来越厚,还要加设楼梯向下行,每落一层,消防、通风、电力、泵房等处理都要再额外投资。」
陈指,发展者不可能「义务」花费数千万元兴建大型蓄水池,「人家本来有3层地下停车场,出租车位也有被动收入,但做蓄水池可能是负收入!」他建议,政府可以考虑提供诱因,如补地价及建筑成本宽减等,「灾后设施损耗、市民财物损失及复苏的经济成本,都是社会的负担,应想办法在能力范围之内把损失减至最低。」
翻查台湾内政部建筑研究所去年就灾害韧性规划策略发表的研究报告,列举多项利用土地和基建规划减灾的方法,包括避免开发高灾害风险用地、容许转移高风险地区的开发权至安全地区,以及增加法定空地面积比例等。
本港目前没有限制开发高灾害风险地区,有工程师认为,「限制」应是最后一步。香港工程师学会土木分部上任主席陆伟霖说,一般希望以工程或建筑方法去解决有关风险,「施予限制应是最后,真的无法解决时的措施。」洪蔼诚坦言,「极端天气影响已经杀到埋身,我们不会知道下次灾害有多严重,重新审视旧区防灾能力之馀,要以新数据作新规划,以应对极端气候。」
北都三面环山 长用冷气降温恐成「热岛」
持续酷热触发热浪是另一个极端天气问题,有专家认为,本港要积极在新发展区作出应对热岛效应的规划,才能长远达致节能及减排的目标。
本港城市高密度发展,闹市中商住楼宇林立,密不透风,更有不少单位长开冷气。有能源分析指,冷气占大厦用电量一半,耗能外亦排放高温气体,加剧热岛效应。据了解,规划署因应早年屏风楼被指阻碍空气流通的不良效应,于2006年推行「空气流通评估系统」,将相关指引纳入《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建议发展项目留意设计城市风道,确保建筑物通风,并避免在郊野建高楼阻碍景观,但因非强制,需发展商自愿遵守。
谈及部分新发展区的规划,中大建筑学系教授吴恩融指,北部都会区三面环山,形成「山谷」,空气极不流通,加上远离海岸「没有海风吹来散热」,忧虑因高密度建设不透气,而要长时间使用冷气降温,演变成另一个「热岛」。他提到,启德新发展区以通风为原则,楼宇没有大型平台,单位座向亦迎风,以增加楼宇之间透风度,期望市民减少使用冷气。
香港工程师学会理事邓社坚亦指,启德新发展区采取「区域供冷系统(District Cooling System)」,将中央冷却的冷冻水输送到儿童医院及工业贸易大楼等设施,不需再单独安装冷气机组,以达致可节能及减碳目标。
落地玻璃幕墙如巨型制热机器
城市热岛效应有增无减,前天文台台长林超英曾撰文力陈近年商住大厦流行的落地玻璃幕墙的祸害,更形容是「巨型的制热机器」,住客要开冷气降温,增加碳排放及热气体,加剧热岛效应的恶性循环。
有建筑师指,玻璃能把室外热量导引入屋,落地大玻璃面积较阔,导入热量相对增加,晒热墙壁、地面及家俬,令屋内有如「温室」,热空气被困屋内,热上加热,当户主回家便要开大冷气降温驱热。他称,建筑界近年发现玻璃幕墙增加室温的弊病,现时有住户自行加贴隔热膜降温,认为地产商未来应检讨是否还采用玻璃幕墙这种「好看但不散热」的方法,还是改用成本较贵,具隔热功能的中空玻璃,挡隔阳光。
中文大学建筑学系吴恩融教授则指,玻璃幕墙的建筑法仍可采用,但前提是单位的窗户能够开动,达致通风降温,或采用透热的玻璃。
每日杂志组
《探讨极端天气下的城市韧性》系列
检讨强化篇: 每日杂志|渠道系统受冲击 天然斜坡待检视 发展「韧性城市」刻不容缓
超前部署篇: 每日杂志丨灾后应变屡受批评 专家倡设专责部门统筹 超前部署紧急避难方案
救灾复原篇: 每日杂志丨灌输自救意识 合力建韧性社区 全民变身「防灾士」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