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功胜重磅专访 称必要时为地方「提供应急流动性支持」︱附访问全文

2023-12-03 13:10

在10月底内地召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定调了当前及今后的金融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最新接受新华社专访时强调,必要时会对债务负担相对较重的地区,提供应急流动性支持。

潘功胜指出,目前中国金融风险整体可控,金融机构经营整体稳健,金融市场平稳运行,高风险金融机构无论是数量或资产规模,整体上在金融体系只占比很小。

人行今后将配合相关部门和少数高风险机构相对集中的省份,制定实施中小型银行改革化险方案,进一步压降高风险机构数量和风险水平,并同时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处置金融风险,依法保护广大存户、中小投资者和被保险人的利益。

「必要时对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地区提供紧急流动性支持,支持地方政府透过并购重组、注入资产等方式,逐步剥离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功能,转型为市场化企业。」

他表示,人行会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做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至于维持人民币汇率方面,将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准上的基本稳定,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有效发挥汇率的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功能。

「人行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必须平衡短期与长期、稳定成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始终保持稳健性,管好货币总闸门,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为稳定物价、促进经济成长、扩大就业、维护国际收支平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人行将根据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情势,稳定市场预期,坚决对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访问全文︰

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 下一步,如何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如何以金融高品质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新华社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

问: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确保金融工作始终沿著正确方向前进?

答:金融工作会议时隔6年再次召开,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更名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凸显了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金融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 重要地位。 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体系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 了重要贡献。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整体回升的态势更趋明显,成长动能不断增强,转型升级持续推进。 但同时,我们也面临世界经济复苏不均衡、国内经济稳定回升基础不稳固等挑战。

要应对中国经济成长中的困难挑战、不断破解金融高品质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难题,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必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完善党管金融的 体制机制,实际将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

有力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稳定成长

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品质服务”,中国人民银行将如何有力有效支持高品质发展和实体经济稳定成长?

答: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必须平衡短期与长期、稳健成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始终保持稳健性,管好货币总闸门,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为稳定物价、促进经济成长、扩大就业、维护国际收支平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是更重视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维持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成长。 同时引导金融机构积极盘活被低效率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目前,我国银行体系贷款馀额超过200兆元,社会融资规模馀额超过300兆元;近年来,我国每年贷款新增20兆元左右,社会融资规模新增30多兆元。 盘活存量贷款、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优化新增贷款投向,这三个面向对支撑经济成长的意义本质上是相同的。

二是加强与财政、监管等政策的协调配合,持续加强对重大策略、重点领域及薄弱环节的支持。 持续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增加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的支持力度,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退休金融、数位金融五篇大文章。 积极配合产业主管机关及地方政府,做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为保障性住宅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完善房屋租赁金融政策体系,推动建构房地产发展 新模式。

第三是合理掌握利率水平,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去年以来,联准会快速升息,但我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政策利率稳定下行。 2023年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82%,处于历史最低水准。 我们将坚持实施好利率调控,依照经济法则和逆周期宏观调控需要,引导和掌握宏观利率水平,维持利率水准与实现潜在经济成长的要求相符。 发挥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促进降低企业融资及居民信贷成本。 发挥好利率自律机制作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四是统筹内外均衡,维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准上的基本稳定。 我们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有效发挥汇率的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功能。 根据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情势,稳定市场预期,坚决对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外汇市场的市场参与主体更加成熟,交易行为更加理性,市场运作更有韧性。 我们在面对市场变化时也更加从容,经验更加丰富,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维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准上的基本稳定。

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问:中国人民银行将如何统筹发展与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答:目前,我国金融风险整体可控,金融机构经营整体稳健,金融市场平稳运行,高风险金融机构无论是数量或资产规模在金融体系的比例都很小。 中国人民银行将配合相关部门和少数高风险机构相对集中的省份制定实施中小型银行改革化险方案,进一步压降高风险机构数量和风险水平,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处置金融风险,依法保护最 广大储户、中小投资者和被保险人的利益。

中国人民银行也将加强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建设,改善金融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机制,对金融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同时强化存款保险专业化、常态化风险处置职能, 丰富存款保险风险处置措施及工具。

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指导金融机构依照依法合规、平等协商的原则,稳健化解地方政府存量债务风险,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健全债务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必要时对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地区提供紧急流动性支援。 支持地方政府透过并购重组、注入资产等方式,逐步剥离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功能,转型为市场化企业。
坚持深化金融改革开放

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深化金融供给面结构性改革」「要著力推进金融高水准开放」。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在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上有何考量?

答:以金融高品质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坚持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

在加速建立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将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 完善广泛覆盖、高效安全的现代化支付体系,持续提升境内外人员支付服务水准。 健全涵盖全社会的徵信体系,推动我国徵信市场发展。

在深化金融供给面结构性改革方面,我们将强化大型商业银行主力军作用,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推动中小银行回归本源和主业,健全公司治理和内部管理,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在规模、 结构、区域布局上更合理。 同时,加强债券市场制度建设,提高债券市场市场化定价能力与市场韧性,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是实现金融高品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重要保障。 中国人民银行将稳慎扎实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升跨国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促进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 稳定扩大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拓展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与合作,务实做好中美、中欧金融工作小组工作,提升我国在重大国际金融规则、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