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最后命运判决 若清盘将牵连所有中企 小股东小业主下场更惨︱拆局
2023-12-03 11:13
中国恒大(3333)将于周一(4日)接受最后的命运判决,于香港高等法院的清盘呈请聆讯前夕,市传最新的重组计划仍未见有好消息,全港最大宗的发展商清盘案或最终成真,对资本市场及内房行业造成致命一击。清盘令一旦发落,恒大的控制权将落入清盘人手中,馀下的资产会逐一变卖,为债权人寻求收益。该股股价于上周五挫4.8%至0.238元,市值约31亿元。
死线前终极一搏
负债约3,270亿美元(约2.55万亿港元)的恒大在死线前继续力挽狂澜,寻求境外债权人的支持。《彭博》上周引述知情人士报道,恒大的境外债权人小组在上周讨论对修改后的债务重组方案时,要求获得恒大本身以及其香港两家上市子公司恒大物业(6666)和恒大汽车(708)的控股权。由于恒大的回应仍属未知数,境外债权人提出相关要求,令局势更为变幻莫测,或难以挨过此一劫。
过往债权人以清盘作为谈判手段,但恒大这项诉讼在法庭上拖了接近18个月,故负责清盘的法官陈静芬已明言12月4日将会是最后一次机会。在清盘呈请聆讯上,若恒大未能提出令人信服的重组方案,被下达清盘令很大机会是其最后结局。
个别债权人支持维持经营
个别债权人日前(1日)亦提出不同主张,恒大一个主要境外债权人集团发声明支持恒大维持经营而非破产。该拥有约20亿美元(约156亿港元)由恒大担保的离岸票据的集团发表声明指,敦促恒大旗舰子公司恒大地产继续运营,以确保各地产项目顺利完工及交付。
「恒大的任何利益相关者,无论是客户、供应商、债权人还是(中国)政府,都不会因为恒大破产程序而受益,这样的破产程序只会损害确保项目及时完成、房屋及时交付以及确保恒大持续经营的长期目标。」
这境外债权人集团顾问表示,破产清盘可能会导致恒大「失控崩溃」,对中国其他发展商以及中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能力产生「灾难性影响」。
重组停滞清盘机会大
截至2023年10月尾,恒大地产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未决诉讼案件达2,002宗,涉及金额累计约4,707.55亿元人民币;未能清偿到期债务累计约3,013.63亿元人民币,逾期商票累计约2,059.33亿元人民币。
一般而言,在下达清盘令后,法院将会委任清盘人制订方案,并从现有资产中为债权人寻求收益。而变卖资产所得款项须先分配予债权人,股东的利益则被安排在后,届时投资者只可透过清盘程序,厘定从上市公司可取回的款项数额。虽然上市公司可以对有关清盘令提出上诉,但于上诉期间,清盘程序将继续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法例并没有就上市公司倒闭而设立任何投资者赔偿机制。若恒大最终被清盘,日后或难逃除牌的命运,令一众小股东血本无归。
学者︰烂尾楼业主恐无法收楼
债权人亦关注恒大一旦被颁布清盘令的后续安排,外媒早前引述知情人士称,特设债权人小组推荐法院委任谘询公司Alvarez & Marsal提供专业帮助,而其他持份者则建议安永担此重任。
中大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认为,除了小股东有机会血本无归,恒大清盘更直接会影响不少债权人无法收回资金,当中包括银行、供应商等债券投资者,继而影响其盈利能力。至于买了「烂尾楼」的小业主,最终亦可能无法收到楼。
「事件已证明高负债模式根本行不通,过去内地房地产企业以高负债为常态,不少内地人士甚至认为这是内房特性,但现在可说一切都要回到基本面,高债务绝对属高风险模式。」李兆波相信,内房遭清盘的事件会陆续发生。
GMT直指严重夸大收入与盈利
屋漏偏逢连夜雨,沽空机构GMT Research于上周五对恒大出手狙击,直指公司多年来严重夸大收入与盈利,并质疑恒大并非流动性收紧或疫情触发内地楼市低迷的受害者,而是根本从未有任何利润。报告指出,恒大已资不抵债,只有透过不断增加借款才能维持下去,但有迹象表明资金来源已枯竭,在某程度上,恒大会因规模太大而无法融资。
恒大属内地房地产危机的核心,留下的「烂尾楼」遍布全国,再加上数以千亿计的未兑付商业票据,以及大量无力偿付的债券和贷款,而这场大危机始于3年前内地政府推动的去杠杆。尽管过去1年多,恒大成功以「拖字诀」,换取时间以期制订能获债权人支持的重组方案,但整个重组过程相当复杂,加上主席许家印已因涉嫌违法犯罪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部份管理层亦已被带走调查,失去掌舵人的恒大重组举步维艰,债权人亦对公司前景深感担忧,故外界一直不看好这间负债累累的内房巨企能够「翻生」。
自2021年债务危机爆发以来,香港法院已向内房发出至少3项清盘令,当中包括内地百强房企佳源国际(2768),震惊市场。曾经最为风光的恒大会否殊途同归,面临清盘、变卖资产还债、停牌等的悲惨命运,明日自有分晓。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