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议案|林健锋指抢人才如「追女仔」:单有诚意不够 管浩鸣关注库房「阴乾」

2023-11-23 12:38

立法会续辩致谢议案 林健锋形容抢人才如「追女仔」:单单有诚意并不足够
立法会续辩致谢议案 林健锋形容抢人才如「追女仔」:单单有诚意并不足够

立法会今日(23日)继续辩论《施政报告》致谢议案,进入第二节辩论,主题为「不断增强发展动能」环节。行政会议成员、经民联林健锋表示,希望政府观察巿场一段时间后,可在明年《财政预算案》宣布全面撤辣。

林健锋表示,非常支持今年的施政报告,但他又提到香港经济复苏速度不似预期,预料整体经济明年首季后才有望平稳,认为必须多管齐下,虽然政府已推出开心香港、香港夜缤纷等活动,商界亦积极配合,但始终属短期做法,政府要尽快落实长远措施。

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发表施政报告。资料图片
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发表施政报告。资料图片
立法会今日继续辩论施政报告致谢议案。资料图片
立法会今日继续辩论施政报告致谢议案。资料图片
林健锋形容抢人才如「追女仔」一样,单单有诚意并不足够。资料图片
林健锋形容抢人才如「追女仔」一样,单单有诚意并不足够。资料图片
江玉欢指,,「爆买」泡沫被笃爆后,政府要反思旅游业的定位,而夜经济、小吃街等无法完全代表香港的底蕴和文化。资料图片
江玉欢指,,「爆买」泡沫被笃爆后,政府要反思旅游业的定位,而夜经济、小吃街等无法完全代表香港的底蕴和文化。资料图片
邓飞指政府所推出的创新科技发展蓝图非常宏伟。资料图片
邓飞指政府所推出的创新科技发展蓝图非常宏伟。资料图片
谢伟铨认为部分部门和官员的处事心态也有需要改变,不应只做「监管者」,而要同时做好「促进者」的角色。资料图片
谢伟铨认为部分部门和官员的处事心态也有需要改变,不应只做「监管者」,而要同时做好「促进者」的角色。资料图片

他又指,通关后政府不断出团外访,为香港寻找商机,外国投资者对香港及大湾区的巿场很感兴趣,认同「总部」经济的方向正确,他相信政府与业界「一齐搵商机,相信啲钱会继续嚟」。

林健锋:让人才感觉宜居宜业 在港落地生根

林健锋又指,全世界都在积极抢人才,当局必须要有吸引及便利他们来港的政策,形容有如「追女仔」一样,单单有诚意并不足够,除了自身要「靓仔」之外,亦要有内涵,让人才感觉到香港是宜居、宜业、宜游,愿意在港落地生根,希望香港在出招方面更积极进取。

林健锋称,虽然经民联欢迎政府一系列减辣措施,但观乎市场反应认为措施偏向保守,希望政府观察市场反应后,「做得彻底一啲」,如两、三个月后无异常情况,在明年2月财政预算案时能全面撤辣,让市场回复正常及健康发展。他又指过去起怕楼价高不可攀,「比起楼价高,更可怕系无成交」,成交恢复,楼价上番去,巿场才能活起来。

江玉欢:「爆买」泡沫爆破 反思旅游业定位

选委界的江玉欢表示,香港的旅游业过去以零售业作为支撑,但如果随著「全球购」等兴起,市场已起变化,香港的优势息微,以往游客来港「爆买」的情况难以再现,「爆买」泡沫被笃爆后,政府要反思旅游业的定位。她认为夜经济、小吃街等无法完全代表香港的底蕴和文化,如做得不好就只是东施效颦。江玉欢又称,本港海滨长廊的潜力未被释放,虽然近年政府就海滨进行改造,但她相信可做得更多,建议可发起国际竞赛,让公司就香港海滨发展成全球景点作出作出建议。

选委界议员邓飞就指,政府所推出的创新科技发展蓝图非常宏伟,但如何与最新AI人工智能相结合,推动数字政府变成智慧政府,令香港走上智慧生活及工作,他认为当局需要大幅度落墨。

谢伟铨:官员不应只做监管者 做好「促进者」

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议员谢伟铨表示,业界非常支持政府成立大型发展项目融资委员会和办公室,为北部都会区及人工岛等大型项目探讨融资方案,但他认为单是设立架构并不足够,部分部门和官员的处事心态也有需要改变,不应只做「监管者」,而要同时做好「促进者」的角色,公务员也要加深了解巿场运作,丰富自身经济、金融等相关知识。

谢伟铨又指,香港经济疫后复苏步伐未如理想,财赤扩大,储备减少,令到不少人担心库房有否足够财力,推动大型发展及基建计划。但他认为,不应因为一时经济问题,而减少投资未来,尤其在私人市场放缓之下,公共基建投资更不能放慢,否则会陷入更严重的经济收缩循环。

立法会议员管浩鸣。资料图片
立法会议员管浩鸣。资料图片

管浩鸣:全面撤辣是政府应有之义

选委界议员管浩鸣表示,《施政报告》提出「减辣不撤辣」,面对近期楼市跌跌不休,现时减辣力度只是「半桶水」。他指政府一直强调楼市需求管理措施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惟时至今日,很多大型屋苑的价格已经从高位下跌超过25%,宏观市况和楼市的活跃程度都不可与推出辣招时同日而语,认为楼市辣招已不合时宜,但至今政府无提供清晰的退场机制,「至少应该向市民清楚说明,在甚么环境、条件和指标下才会撤辣」,强调全面撤辣是市民呼声,亦是政府应有之义。

他又指,早前在立法会动议「检讨公共财政」议案,政府当时指任何开徵新税项建议,要社会充分讨论及需时酝酿,但其实对上一次有关税制谘询已经10多年,「如果要继续酝酿落去,咁几时先系一个合适嘅酝酿期呢?归根究底,政府都要交出一个切实的方案和具体的时间表,还市民一个合理的交代。好似优质的葡萄酒,确实需要长时间酿制同发酵,但系存放得太耐,口感就会变得苦涩和复杂,到最后就错过了『适饮期』,失去原来味道和精髓。」

他指今年《施政报告》无提及增加收入建议,如果政府坚持「挖东墙补西墙」,「距离库房被掏空阴乾的日子相信亦不远已」,希望政府亡羊补牢,在及后的《财政预算案》交出功课。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