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盘|库房告急 具份量人士倡拆售公共资产 叶刘警告两大风险

2023-11-23 09:24

太透露,有建议像拆售部分公共资产增加收入,其中包括公屋物业,即大规模重推类似租者置其屋的计划。资料图片
太透露,有建议像拆售部分公共资产增加收入,其中包括公屋物业,即大规模重推类似租者置其屋的计划。资料图片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日前在网志提及,有APEC成员正研究加税增加收入,应对疫后经济困境,本地政商界即大为紧张,质疑目前经济环境差,无理由仍要加税。虽然商经局局长丘应桦其后回应,财爷只是「事实陈述」,毋须揣测,但无可否认的是,本港赤字连年、经济复苏慢,又有多个大型项目准备上马,公共财政危机已杀到埋身。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资料图片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资料图片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早前出席APEC会议。资料图片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早前出席APEC会议。资料图片
行会召集人叶刘淑仪。资料图片
行会召集人叶刘淑仪。资料图片
叶太又提醒,出售公共资产伴随重大风险,例如当年向领汇出售屋邨商场和停车场,衍生管理及收费等争议。资料图片
叶太又提醒,出售公共资产伴随重大风险,例如当年向领汇出售屋邨商场和停车场,衍生管理及收费等争议。资料图片
叶太又称,财爷曾言未来至少5年度每年发债650亿元,换言之连同绿债,未来有约1000亿元是借回来,到期需归还。资料图片
叶太又称,财爷曾言未来至少5年度每年发债650亿元,换言之连同绿债,未来有约1000亿元是借回来,到期需归还。资料图片

港府早前公布本财政年度首6个月财务状况,赤字多达1777亿港元,但数字已扣除了出售绿色债券所得的466亿元,换言之政府间接把借贷当成收入。尤其绿债需「专款专用」,只能用在符合既定绿色要求的既定项目中,严格来说不能用作抵付公共开支。据闻,有行会成员对当局「发债当收入」手法亦颇有意见。

一名熟悉房地产市场的资深建制派指,香港过去「搵快钱」心态重,过于着重地产、金融行业,欠缺产业发展,认为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产业导向是正确方向,特别是发展创科,「但唔会一时三刻即刻有『水』」,起码要投资10、20年才有显著成效。他认为目前经济情况下,不可能加税,否则如同「踩多脚」。

他提到,不少发展商的写字楼出租率惨淡,住宅地皮亦频频流标,注意到政府开始少提人工岛填海,集中发展北都,不少商界都觉得「松一口气」。

行会召集人叶刘淑仪表示,财爷曾言未来至少5年度每年发债650亿元,换言之连同绿债,未来有约1000亿元是借回来,到期需归还,原则上不会视为政府财产。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明年2月发表,对于如何提振经济,政商界暂未有「好桥」,叶太向笔者透露,得悉近期有具份量人士向政府进言,建议像回归初期般,拆售部分公共资产增加收入,其中包括公屋物业,即大规模重推类似租者置其屋的计划。

不过,她郑重提醒,出售公共资产伴随重大风险,例如当年向领汇出售屋邨商场和停车场,衍生管理及收费等争议。至于租置,除衍生双重业权问题,更大问题是扰乱市场,「市况好,会助长炒风;市况差,再卖公屋出去等同推冧楼市。无论如何定价,都有明显问题。」她说不确定政府内部对出售公共资产取态,亦不便透露建议出自何人,但必须事先提醒潜在风险。

叶太直言,加税或开徵新税项在香港皆很困难,一来要维持本港低税优势;二来如开徵销售税,经济好时会被批「无需要」,经济差则被指「向市民开刀」。个别国家近年开设新税项,如向反式脂肪、含糖饮品等徵税,但收集共识过程极艰辛。她称目前未想出具体良方,留待政府与市民共议。

聂风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