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盘︱劳资矛盾再现 建筑物例修订成战场

2023-11-20 08:40

立法会劳资矛盾再现。(资料图片)
立法会劳资矛盾再现。(资料图片)

立法会上周讨论「政府带头检讨外判制度」议案,在分组点票下仅仅通过,其中有商界议员直斥议案「乱来」,破坏整个外判制度。「爱国者治港」新时代下,劳资关系成为政圈一大矛盾点,暂未见有调和方法。

立法会通过黄国「政府带头检讨外判制度」议员议案,促请政府带头检讨改革外判制度。资料图片
立法会通过黄国「政府带头检讨外判制度」议员议案,促请政府带头检讨改革外判制度。资料图片
议案获分组点票通过。立法会影片截图
议案获分组点票通过。立法会影片截图

 

工联会黄国指出现时外判制度是「三输一赢」。立法会影片截图
工联会黄国指出现时外判制度是「三输一赢」。立法会影片截图
工联会议员邓家彪。立法会影片截图
工联会议员邓家彪。立法会影片截图
工联会会长吴秋北表示,前线员工应得待遇遭「中间人」外判商蚕食。立法会影片截图
工联会会长吴秋北表示,前线员工应得待遇遭「中间人」外判商蚕食。立法会影片截图
邵家辉表示,外判制度自1997年前已存在,有助达到财政目标、控制公务员标志、为私营机构创造职位等。立法会影片截图
邵家辉表示,外判制度自1997年前已存在,有助达到财政目标、控制公务员标志、为私营机构创造职位等。立法会影片截图

劳工界:议案原意被曲解 商界:外判工待遇不差

议案获50人赞成、4人反对、30人弃权,其中民建联支持议案成为通过的关键;反对票来自自由党,弃权票包括经民联、A4、G19等。

辩论争拗点在于劳工保障与公共财政负担的关系,提出议案的工联会黄国认为,外判制下政府财政开支未减少、劳工权益受损,唯有外判商稳赚不赔,应将有实际需要的岗位长期聘用,或是改外判为公营机构;自由党邵家辉批评公务员团队、公营机构太过庞杂,拖垮政府财政,呼吁「大家唔好乱嚟」。

劳联林振升向笔者表示,当日议案原意并非要求取消外判制度,只是希望政府在招标时加多劳工保障、职安等条件,全面改善前线非技术员工权益,但不知为何在部分议员眼中变成「推倒整个外判制度」,太过极端。他明白原议案中「将有实际需要的岗位改为长期聘用」一句诠释空间很大,但劳工界向来务实争取权益,对讨论失焦感可惜。

邵家辉同意劳工权益需保护,但同时要平衡社会实际状况,外判制度有重要价值。事实上届政府已改革招标制度,现时外判工待遇不差,部分劳工界人士所形容的「惨况」,未必符合事实。

另有议员估计区选临近,再没政治议题可争拗,劳资党派都希望在选举前夕凸 出自身与竞选对手的不同,扩阔票源,在个别议案中放大矛盾,是正常之举。

阶级矛盾未解 经济复苏与劳工权益的永恒难题

另一事例见于《建筑物条例》检讨。自《职安健条例》4月修订以来,致命工业意外未有遏止,劳福局局长孙玉菡日前指,未来一年会检讨《建筑物条例》和提出修订,赋权屋宇署更有效执法以加强保障建筑工程安全,如简化转介委员会程序、对有问题承建商同步检控和纪律处分等。

经民联、工程界卢伟国指业界相当关注,指政府似乎最关注条例、罚则,以为对雇主的惩处够阻吓力就会带来安全,但安全文化要靠官方、资方、管方、劳方共同建立,如得不到全力配合也没用。

有政界人士认为,阶级矛盾在任何社会都存在,极难处理,以往政治挂帅的议会确实拖垮一些民生工作,但反对派被扫除后,整体社会阶级架构没明显改变,基层议价能力未有提升;加上疫后经济复苏,其中一个重要范畴就是政府和私人企业要节省成本,但这难免影响劳工待遇和权益。要达到良政善治、市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仍有一段路途。

聂风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