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美娟专访|履职监察指引年底出炉 必须开地办 「市民选前选后都有say」

2023-11-20 07:30

民政及青年事务局长麦美娟接受《星岛》专访。
民政及青年事务局长麦美娟接受《星岛》专访。

区议会选举12月10日举行,民政及青年事务局长麦美娟接受《星岛》专访时表示,今届区选竞争较以往激烈,不再有「斗叠声」等行为,反而令竞选工程更难,又指引入履职监察机会令市民「声音大咗」,可行使投票权及监察权。她透露新一届区议员上任前,将公布履职监察指引,设负面行为清单,并要求开设办事处、举行谘询会等。

记者:陈嘉洛、李健威

麦美娟称不会就投票率「追求一个数」。郑志良摄
麦美娟称不会就投票率「追求一个数」。郑志良摄
麦美娟强调「三会成员都系选民」。郑志良摄
麦美娟强调「三会成员都系选民」。郑志良摄
麦美娟透露履职监察机制区议员上任前公布。郑志良摄
麦美娟透露履职监察机制区议员上任前公布。郑志良摄
麦美娟指区选竞争较往届激烈,选举工程难进行。郑志良摄
麦美娟指区选竞争较往届激烈,选举工程难进行。郑志良摄
麦美娟强调今次区议会选举新制度强化了市民权力。资料图片
麦美娟强调今次区议会选举新制度强化了市民权力。资料图片

笑言「闹交较易吸眼球」

30年前初出茅庐担任区议员,麦美娟指,以往一个小选区只有2万多人,部分私楼区更少,自己所属选区更只有约9000多个选民,只需得票约1、2000票即可当选。她指以往一些候选人临近选举前一年才开始「洗楼」、摆街站,以自身经验为例,「以前我一晚可以洗20层楼,一个月就可以洗完」,但区选改制后,地方直选选区范围扩大,涉及屋苑增加,选举工程更难。

选举文化亦有改变,麦美娟说,过往因政治立场对垒,经常出现「斗叠声」、「遮海报」等行为,但已经不复再,如今街站「⼀个十字路口,四个候选人一人一边….其实啲人行过都会觉得闷」,导致竞选工程更困难。她笑言「闹交其实比较容易吸引人眼球」,现在候选人需要做更多工作、完善政纲吸引市民关注,「要搵个啱嘴型、肯做嘢、唔会卸膊嘅人,如果唔系点帮你将意见反应俾政府,唔通要忍佢四年?」

麦美娟强调,区议会引入履职监察机制,强化了市民权力,指以往有议员「开咗办事处但唔开工」,日后市民可透过机制监察,形容「市民喺今次选举声音系大咗」,可行使投票权及监察权,「(市民)不单止喺选举有say,到议员上任之后都有say。」她透露,履职监察指引将于年底前、即区议员1月1日上任前公布,设有负面行为清单,包括阻碍区议员进行会议、侮辱其他议员或官员、阻挠他人离开或进入会议、未有利益申报等,亦在工作上设定要求,发挥好谘询和服务功能,例如必须开设办事处,亦不可如以往般「请个助理喺度帮我拆信」 。

至于会否要求区议员就23条立法等举行谘询会,收集地区意见,她称不单单是23条,亦会在多个关乎市民福祉的政策上谘询意见,包括垃圾徵费、环境卫生等。

政团称难取提名 麦:「食柠檬」常见

新选制之难亦体现于提名门槛,有建制政团反映向三会成员叩门不得要领,麦美娟表示,选举寻求提名往往不容易,因完善地区治理后对区议员期望提高,强调「三会成员都系选民」,选民可自行决定,亦有机会刚好没空或不在家,认为区议员常经历上门洗楼「食柠檬」。

她又指,年底公布179名委任议员名单,至于会否「兜底」委任部分落选者,她重申委任原则是用人唯才、爱国者、熟悉地区需要。她指委任议员要尽责履职,「如果有个人觉得开地区办事处都很困难,或没太多时间放在地区,倒过来想他是否适合做委任区议员?」

谈投票率「不会追一个数」

今届区选投票率备受关注,麦美娟表示不会「追求一个数」,而是让市民知道投票的重要性,又指当社会相会稳定,市民不会去想投票,「连登记做选民都无」。

近日政府区选铺天盖地,她称已预备约5万张宣传单张在1.6多个屋苑派发,亦在18区展示约6万份宣传品。她形容区议会是完善地区治理中最重要的一块拼图,期望市民可踊跃投票。对于如何鼓励年青入投票,她称今年5月开始已做解说工作,到近百所学校解说完善地区治理方案及区选讯息,年青人亦可透过委员会参与地区建设工作。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