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拜会︱拆局:遏华战略不变 又逢大选年 两国关系难走出低谷

2023-11-15 08:30

学者分析,「习拜会」后两国关系难走出低谷。
学者分析,「习拜会」后两国关系难走出低谷。

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拜登将首次在美国会面,尽管近几个月来,中美通过一系列高层交往展示善意,但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朱锋向《星岛》分析,美国把中国作为最大的战略对手不断打压限制,「不改变这种态势,中美关系不可能走出低谷。」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创始院长王缉思亦认为,美国大选年即将到来,反华言论将充斥,「任何一个突发事件的处理失当,都会将不易得来的止跌企稳势头重新压回原点。」他对当前中美关系「只谨慎,而不乐观」。

中美元首峰会前夕,两国教育团体发布共同声明,鼓励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机构恢复交往,深化合作。据外电报道,中美将宣布联手打击芬太尼协议,中方同意对化工企业采取行动,打击芬太尼生产和出口。分析认为,两国有望在此次会晤后宣布一系列「小但切实的成果」,向外界释放出「稳定」的积极信号。

习近平第十度访美,将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双边会谈。新华社
习近平第十度访美,将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双边会谈。新华社

 

学者:当前中美关系「只谨慎,而不乐观」

据《华尔街日报》援引拜登政府高层官员的话称,三藩市中美元首会晤的议程上或将包括「加沙、台湾和俄罗斯问题」,此外,双方旨在通过此次会晤管控两国的竞争关系。该报导称,中国要求美方在会晤中承诺反对台独。

「中美关注的议题存在一定『温差』。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达巍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方更关注原则性的问题和美国在重大问题上的承诺,比如美方重申「四不一无意」和反对「台独」,而美国则更关心芬太尼、国债等具体议题,并有较大可能谈及乌克兰和巴以问题。

美国学者孙太一分析,对于这次元首会晤,美方的诉求是维持稳定的沟通管道,巩固已有机制,并在气候变化和芬太尼等议题上寻求突破,而中方或将寻求在APEC这一以经贸为主要议题的国际舞台上向世界展示中国依旧是极具吸引力的投资经商目的地,并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

美方官员:双方旨在管控两国竞争关系

近几个月来中美高官频繁互动,学者朱锋向《星岛》表示,中美关系现在有止跌企稳的态势,但美国对中国科技和贸易的打压始终没有停手,美国把中国作为最大的战略对手不断限制,遏制中国的崛起,中美关系并没有走出低谷。他认为,是次「习拜会」的核心是能否真的建立一种相对健康稳定的可管控的中美关系。

习近平和拜登去年11月在峇里会面。
习近平和拜登去年11月在峇里会面。
2022年11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尼峇里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新华社)
2022年11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尼峇里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新华社)

学者王缉思认为,这场会晤意义重大,要为未来一段时间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定下基调,但他相信两国关系短期内不会走出低谷。在中美双边关系走向仍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美国即将进入2024大选年,国内政治的激烈争斗,以及乌克兰危机、巴勒斯坦危机等地缘政治冲突,对两国关系恐会造成更大的负面冲击。

他指出,2021年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继承了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基本框架,将中国视为对美国「最严峻的地缘政治挑战」,两党在对华政策思想上相当一致。无论明年大选结果如何,美国对华战略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

他认为,美国一方面要保持同中国的战略竞争姿态,为了「竞而胜之」将不惜牺牲某些经济利益,付出一定的政治代价,另一方面也要保持对华关系的大体稳定,以免影响美国的全球战略大局或激化国内矛盾。在这种政治考虑的背景下,美国对中美官方、半官方和民间交流的热情升高了。

驻京记者杨浚源报道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