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2023︱房屋政策一览 居屋按揭保证期延至50年 首批2100个「简约公屋」明年落成

2023-10-25 13:17

本港房屋问题一直备受市民关注,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25日)宣读新一份《施政报告》,指去年《施政报告》针对公营房屋供应提量、提速、提效、提质的措施,已取得一定进展,直言轮候公屋时间已成功「封顶」,由高峰约6年,回落至5.3年,他表示政府将优化公营房屋系统建设,包括延长二手市场最长30年按揭贷款保证期至50年,又成立「解决劏房问题」工作组,由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任组长、房屋局局长何永贤任副组长,给予工作组十个月时间作深入调研,为「劏房」居住环境设定最低标准,例如楼宇安全、消防及衞生要求、居住面积。

相关新闻︰施政报告2023|团体倡制订发牌制度 取缔「劣质劏房」 议员指须处理劏房户安置问题

相关新闻:施政报告2023︱研定义「劣质劏房」 议员倡以人均居住面积划线 5年内取缔

相关新闻:施政报告2023|李家超元朗落区 一家四口住百尺劏房 李:土地房屋长期重点处理

相关新闻:施政报告2023︱议员倡放宽二手居屋按揭保证期至60年 助市民上车

相关新闻:施政报告2023︱代理商会密晤政府倡减辣 宜先撤BSD再削DSD 让港人买多层楼收租

相关新闻:工联会指劏房碍儿童身心发展 冀政府设负面清单并加强执法

李家超日前与房屋局局长何永贤、民青局局长麦美娟探访一个居于元朗的基层家庭。李家超FB图片
李家超日前与房屋局局长何永贤、民青局局长麦美娟探访一个居于元朗的基层家庭。李家超FB图片
房屋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据悉政府研究为「劣质劏房」作定义。资料图片
房屋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据悉政府研究为「劣质劏房」作定义。资料图片
有指政府拟订定措施让育有儿童的劏房家庭加快改善居住环境。资料图片
有指政府拟订定措施让育有儿童的劏房家庭加快改善居住环境。资料图片
有议员倡将「劣质劏房」界线划在统计处的劏房户人均居住面积中位数水平,即低于65平方尺定为「劣质劏房」。资料图片
有议员倡将「劣质劏房」界线划在统计处的劏房户人均居住面积中位数水平,即低于65平方尺定为「劣质劏房」。资料图片
李家超表示希望善用社会资源,帮助更多弱势及基层家庭改善生活环境。李家超FB图片
李家超表示希望善用社会资源,帮助更多弱势及基层家庭改善生活环境。李家超FB图片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25日)宣读新一份《施政报告》。资料图片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25日)宣读新一份《施政报告》。资料图片

李家超︰轮候公屋时间已成功「封顶」 由6年回落至5.3年

李家超表示,轮候公屋时间成功「封顶」,由高峰约6年,回落至5.3年;正逐步向2026至27年度降至4.5年的目标迈进。

-「公屋提前上楼计划」明年上半年将有超过2000个单位提早5至8个月落成,让公屋申请者可提早上楼,

-首批约2100个「简约公屋」单位将在2024至25年度落成,2027至28年度前完成兴建合共约30000个单位

-为落实「私人兴建资助出售房屋先导计划」(「乐建居」),特区政府将在2023至24年度起推出三幅用地,让私人发展商参与兴建资助出售房屋,首两幅招标用地合共提供至少2000个单位。

李家超指,本月底房屋局会公布《长远房屋策略》周年进度报告,未来十年(即2024至25至2033-34年度)公营房屋需求量为308 000个单位。政府已觅得土地,可兴建约410 000个公营房屋单位,超额完成约100 000个单位。首五年(即2024-25至2028-29年度),连同「简约公屋」在内的公营房屋供应总量,将达172 000个单位,相较本届政府上任时的五年期(即2022-23至2026-27年度),将有额外约67 000个住户受惠。

↓↓施政报告.房屋土地重点内容↓↓

行政长官李家超。吴艳玲摄
行政长官李家超。吴艳玲摄

「北部都会区」建设工程以20年为期

-在整体土地供应方面,至2048年的30年期内预计将有达7 000多公顷,减去预计需求,可建立最少1 000多公顷的土地储备。

-未来十年(即2024-25至2033-34年度)熟地供应量将达3 370公顷,比去年预测的十年期供应多90公顷。

-「北部都会区」建设工程将以20年为期,目标是明年完成制订所有土地用途和发展方案;2027年或之前进行收地;2032年或之前完成平整四成的新发展土地和落成四成的新增单位。

延长二手市场最长30年按揭贷款保证期至50年

李家超续说,房委会正规划和进行十个重建计划,预计重建后可提供约32,800个住宅单位,亦会藉重建增加邨内休憩及康乐配套。

另外,李又指房委会明年将挑选十条公共屋邨作试点,引入创新科技,如使用物联网感测器、人工智能及行动装置等,协助日常屋邨管理,以及应用创新建筑科技,测试及改善「组装合成」建筑法的技术,提升建屋质量及加快建造流程。

根据《长远房屋策略》,李家超指未来本港十年私营房屋需求为132 000个单位。政府未来五年会准备好可兴建约80 000个私营房屋单位的土地。稳定私营房屋供应的同时,继续透过资助出售房屋(包括「居者有其屋」(居屋)、「绿表置居」(绿置居)、「港人首次置业」,及新的「乐建居」等计划),在整体布局上设置公私营房屋轨道衔接的置业阶梯。

成立「解决劏房问题」工作组  为劏房订最低标准

李家超表示,本港现时有大约22万人居住在约11万个「劏房」单位。不少「劏房」居住环境很不理想,不少住户等待上楼,但有部分「劏房」环境不属差劣,住户收入亦不低,有些更拥有物业,居住在「劏房」主要因位置方便上班上学。

他又指决定成立「解决劏房问题」工作组,由财政司副司长任组长、房屋局局长任副组长,将给予工作组十个月时间作深入调研,为「劏房」居住环境设定最低标准,例如楼宇安全、消防及衞生要求、居住面积等,并针对不合最低标准的「劏房」提出取缔方法,以防止不合最低标准的「劏房」再增加。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