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2023︱研定义「劣质劏房」 议员倡以人均居住面积划线 5年内取缔

2023-10-23 07:15

据了解,政府拟研究为「劣质劏房」定义,以及订定措施让育有儿童的劏房家庭加快改善居住环境。资料图片
据了解,政府拟研究为「劣质劏房」定义,以及订定措施让育有儿童的劏房家庭加快改善居住环境。资料图片

新一份《施政报告》将出炉,在房屋方面,据悉政府研究为「劣质劏房」作定义,以及订定措施让育有儿童的劏房家庭加快改善居住环境。有立法会议员建议,将「劣质劏房」界线划在统计处的劏房户人均居住面积中位数水平,即低于65平方尺定为「劣质劏房」,低于公屋挤迫户标准者(60平方尺)定为「严重劣质劏房」。

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周三将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资料图片
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周三将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资料图片
据了解,新一份《施政报告》,政府拟研究定义何谓「劣质劏房」。资料图片
据了解,新一份《施政报告》,政府拟研究定义何谓「劣质劏房」。资料图片
有传会订定措施让育有儿童的劏房家庭加快改善居住环境。资料图片
有传会订定措施让育有儿童的劏房家庭加快改善居住环境。资料图片
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邓家彪。资料图片
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邓家彪。资料图片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郑泳舜。资料图片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郑泳舜。资料图片

倡低于65平方尺定义为「劣质劏房」

工联会议员邓家彪表示,幼年蜗居劏房不利于儿童个人成长,特别是大脑发育、情绪、脊骨生长等造成不良影响,强调儿童理应受到保护。对于如何界定「劣质劏房」,他认为可根据楼宇结构、居住面积等多方面著手,建议将界线划在统计处的劏房户人均居住面积中位数水平,即低于65平方尺定为「劣质劏房」,低于公屋挤逼户标准者(60平方尺)定为「严重劣质劏房」。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告别劏房行动」召集人郑泳舜表示,政府有意就「劣质劏房」订立基础是好事,建议少于5.5平方米(约49.5平方尺)属「劣质劏房」。他指过去曾在社区见到「树窿房」,环境及衞生情况恶劣,单位结构亦有安全隐患,认为小朋友应是优先照顾的群体。

至于会否要求政府订立「告别劏房」时间表,邓家彪希望政府在2025年完成全港劏房巡查,建立登记资料库,配合教育局、社署等多个政府部门询问学生地址,「你要帮人都要先知道呢啲家庭住喺边先!」他估计4年后(2027年)落实公屋轮候时间减至4年,再加上政府承诺会在5年内兴建约3万个「简约公屋」单位,有信心告别劏房不再是「口号」,真真正正在港落实。

郑泳舜则期望政府可在5年内取缔「劣质劏房」,指政府拟建2万个过渡性房屋单位及3万个「简约公屋」单位,应足够处理劏房问题,让劏房户有完善的房屋阶梯。他又指,政府解决房屋问题表现有进步,基础房屋供应较历届政府有改善,推行「简约公屋」亦可改善劏房户居住环境,但他认为并不足够,要再加大力度踢走「劣质劏房」。

记者︰黄子龙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