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认知障碍症日︱研究:园艺治疗有助延缓症状 照顾者困扰程度减近四成

2023-09-21 13:01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联同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系进行研究,初步证实认知障碍症患者与照顾者,在家进行具园艺治疗效果的种植活动两个月后,患者的行为及心理症状(BPSD)能得以延缓,照顾者的困扰程度亦能大幅减少近四成。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联同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系进行研究,初步证实认知障碍症患者与照顾者,在家进行具园艺治疗效果的种植活动两个月后,患者的行为及心理症状(BPSD)能得以延缓,照顾者的困扰程度亦能大幅减少近四成。

9月21日是「世界认知障碍症日」,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联同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系进行研究,初步证实认知障碍症患者与照顾者,在家进行具园艺治疗效果的种植活动两个月后,患者的行为及心理症状(BPSD)能得以延缓,照顾者的困扰程度亦能大幅减少近四成。

研究于去年8月至12月进行,邀请了共30对认知障碍症患者和照顾者参加。照顾者需先学习3节基本的园艺活动训练,然后在家与认知障碍症患者,以水耕种植机一起栽种作物,每个作物的种植周期平均约28天。

陈氏夫妇参与研究,照顾者陈太认为园艺活动有助延缓丈夫认知障碍症状、改善情绪及培养责任心。
陈氏夫妇参与研究,照顾者陈太认为园艺活动有助延缓丈夫认知障碍症状、改善情绪及培养责任心。
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助理教授过培健(右)、女青耆年服务部总主任韩慕琼(左)。
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助理教授过培健(右)、女青耆年服务部总主任韩慕琼(左)。

BPSD见于90%以上的认知障碍症患者,行为症状例如重复问题、 不断收藏物品、暴力行为;心理症状则包括忧郁、妄想、幻觉、幻听等。

参加者赞在家种植是精神寄托

陈氏夫妇是其中两位研究参加者。73岁的陈先生于2020年确诊轻度认知障碍症,并有短期记忆欠佳、词不达意等症状,由66岁的陈太照顾。他们于去年疫情期间,经女青志宝松柏中心转介参与研究,在家以水耕种植机栽种樱桃萝卜及白菜仔。陈太表示,在家种植是很好的精神寄托,每天看到植物长大,感到开心和积极,到收成时,他们更觉得有成就感。她认为,园艺活动有助延缓丈夫的认知障碍症状,改善情绪及培养责任心。

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助理教授过培健表示,科技化园艺活动能帮助长者及照顾者将园艺活动融入家中,透过每天照料植物、利用五感记录生活的一点一滴,从而纾缓情绪及改善精神健康。

女青耆年服务部总主任韩慕琼认为,研究结果对社福机构制定支援认知障碍症人士的服务,有很大参考价值。她亦指,如何帮助照顾者纾缓压力是社会的重要课题,希望藉今年「世界认知障碍症日」,呼吁政府除了要加大援助患者的力度,也增拨资源支援照顾者的身心健康。

女青推免费借用水耕机计划

女青将于粉岭、青衣、鲤景湾及深水埗的长者中心,推行免费借用水耕机计划,让照顾者和患者在家享受种植乐趣,有兴趣市民可以致电 2676 7067查询。 中心亦会定期举办水耕机园艺治疗工作坊,分享水耕机应用技巧及训练五感元素的应用方法。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