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露天煤矿坍塌53死 当局问责42官员 至今13人被捕

2023-08-29 21:41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业露天煤矿塌方救援现场。 网上图片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业露天煤矿塌方救援现场。 网上图片

内蒙古阿拉壦左旗新井煤业的露天煤矿在今年2月22日发生特别重大坍塌事故,造成53人死亡、6人受伤,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这次事故的调查报告,依法对涉嫌违纪违法的42名公职人员问责,对涉事企业股东、法定代表人等19人立案侦查追究刑事责任,其中13人已被检察机批准逮捕。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一个属于新井煤业的露天煤矿,22日先后发生2次坍塌,现场救援困难。截至23日15时40分已知5人死亡、6人受伤,有48人仍然失联。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表示,要彻查内蒙古露天煤矿坍塌事故原因和责任。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业露天煤矿塌方救援现场。 网上图片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业露天煤矿塌方救援现场。 网上图片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业露天煤矿塌方救援现场。 网上图片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业露天煤矿塌方救援现场。 网上图片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业露天煤矿塌方救援现场,专家开会决定救援方案。 网上图片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业露天煤矿塌方救援现场,专家开会决定救援方案。 网上图片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业露天煤矿塌方救援现场。 网上图片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业露天煤矿塌方救援现场。 网上图片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业露天煤矿塌方救援现场。 网上图片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业露天煤矿塌方救援现场。 网上图片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业露天煤矿塌方救援现场。 网上图片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业露天煤矿塌方救援现场。 网上图片

根据报告,事故共造成53人死亡、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0430.25万元。事故起因是企业在井工转露天技术改革期间边建设边生产,违法外包给不具备矿山建设资质的施工单位长期冒险蛮干,相关部门监管执法「宽松软虚」,地方党委政府失管失察,导致重大风险隐患长期存在而导致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施工单位无资格证 不按设计施工

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直接原因是未按初步设计施工,随意合并台阶,形成超高超陡边坡,在采场底部连续高强度剥离采煤,导致边坡失稳,边帮岩体沿断层面和节理面滑落坍塌。再加上应急处置不力,未能及时组织现场作业人员逃生,造成重大伤亡和损失。

坍塌的区域。 微博图
坍塌的区域。 微博图
有知情人士对内媒称,事发的露天煤矿挖得很深,煤矿坍塌后和地震一样,塌下来是石头和土,失联人员大部分为泥头、挖掘车司机。   微博图
有知情人士对内媒称,事发的露天煤矿挖得很深,煤矿坍塌后和地震一样,塌下来是石头和土,失联人员大部分为泥头、挖掘车司机。 微博图
在场人员拍下煤矿坍塌瞬间,像是整座山崩塌,多辆作业车被埋。
在场人员拍下煤矿坍塌瞬间,像是整座山崩塌,多辆作业车被埋。
在场人员拍下煤矿坍塌瞬间,像是整座山崩塌,多辆作业车被埋。
在场人员拍下煤矿坍塌瞬间,像是整座山崩塌,多辆作业车被埋。
在场人员拍下煤矿坍塌瞬间,像是整座山崩塌,多辆作业车被埋。
在场人员拍下煤矿坍塌瞬间,像是整座山崩塌,多辆作业车被埋。
内蒙古新井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发生大面积坍塌。
内蒙古新井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发生大面积坍塌。
新井煤业去年曾因无证取水被罚款2万元。
新井煤业去年曾因无证取水被罚款2万元。
新井煤业被查出为失信公司,失信额达7.5亿。
新井煤业被查出为失信公司,失信额达7.5亿。

事故中有42名公职人员被问责,包6名公职人员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和职务犯罪,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36名公职人员被严肃处理。事企业股东韩建华、内蒙古宏鑫垚土石方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马兴洪等19人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等,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其中13人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相关新闻:

内蒙古煤矿坍塌至少2死6伤53人失联 内媒:被埋者大部分为司机
内蒙古煤矿塌1080万方土石 救援困难48人仍失联
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已过 内蒙矿灾47人仍失踪
两会│应急部长证内蒙矿难53工人失联或死亡 「教训十分深刻」

空中拍摄事故现场。
空中拍摄事故现场。
空中拍摄可见大量重型渣土车调到现场支援。
空中拍摄可见大量重型渣土车调到现场支援。
大批救援人员到达现场。
大批救援人员到达现场。
救援人员在现场调查。
救援人员在现场调查。
救援二十四小时进行。
救援二十四小时进行。
救援二十四小时进行。
救援二十四小时进行。
消防人员在现场待命。
消防人员在现场待命。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