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解读|海底捞降级摆街卖火锅 最平8元一份小油条 地摊经济规模达30万亿 成救经济新动力

2023-08-11 06:00

中国近日接连公布两个差劲的经济数据,7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跌至负数水平,而进出口总额亦见大跌,尤其进口数字远逊预期跌12.4%,反映中国经济转趋疲弱。近来内地再热议夜经济及地摊经济,期望成为激活国内经济的新动力,最新就连知名火锅品牌海底捞(6862)也加入行列,进军夜市摆摊卖小食,成为市场一大焦点。

有网民拍到海底捞在山东青岛打卡胜地「李村乐客城」经营夜市摊位,分别售卖每份8元人民币(下同)的茴香小油条;每份9.9元的毛血旺;每份16元的现炸酥肉;以及每个18元的冒脑花等。有内媒发现,海底捞在全国的夜市摊位不止青岛这一间,河北部分门店近期亦在试摆地摊。这些夜市摊位全部由海底捞门店亲自经营,据悉暂时仍未开放特许经营权。

内地网民发布的「夜市海底捞」照片:

 

海底捞回覆传媒查询时表示,近期出现的外摆形式,是门店结合当地顾客的消费喜好进行的「个性化创新试点」。有内地网民表示欢迎,「很划算,很好吃」、「希望之后开更多」。但亦有内地网民表示,海底捞的举动,只迎合消费者的消费降级需求,「真会做生意,不放过任何一个赚钱机会」、「海底捞很懂下沉市场,知道现在经济下行」。8月10日,海底捞在港股尾段升逾3%,截至收市升1.97%。

地摊经济渐成潮流

地摊经济早于2020年疫情时期,前任总理李克强提出过,目的就是为提振受疫情重创的中国经济。内地自去年第二季经济增长远低于预期,年轻人失业严重,中国最新7月CPI按年跌0.3%,是自2021年2月以来首次。

至于中国7月进出口总额跌幅扩大至13.6%,录4,829.2亿美元(约37,736亿港元);出口按年跌14.5%,逊预期的跌13.2%,亦是近3年半最大跌幅;进口按年跌12.4%,远逊预期的跌5.6%。

地摊经济概念这时再次受到关注,更渐渐成为潮流风气。因为从去年底起,中国多地纷纷放宽对摆地摊的限制,包括北京、上海及杭州等大城市。今年5月,深圳也宣布从9月起不再禁止路边摊。
 

更多内地各省地摊照片:

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山东夜市街地摊的「淄博烧烤」,吸引数十万旅客人次到访,正是地摊提振经济的例子。内媒《时代周刊》亦报道指,淄博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过2000%;「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估算,一餐50元的烧烤,可带动当地交通及住宿等消费额达到750元。

另据「杭州市消费在线」监测统计显示,杭州西湖区于今年1月至7月实现夜间消费277.1亿元,占全日消费47.4%,按年增长达到12.8%。

有估计,2023年中国夜经济规模将突破30万亿元,国家高端智库CDI研究员指,在疫情结束后,地方政府为地摊经济政策作出放松,增加就业及收入机会,以弥补人民过去两年失业或经济减少的困境,甚至有发现连大学生都开始投入地摊经济。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