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观点】放下疑商仇富 推进公私合作

2023-06-20 14:16

政府推出名为「乐 建居」的私人兴建资助出售房屋先导计划,希望借助私人市场力量,加快及加大公营房屋建设。
政府推出名为「乐 建居」的私人兴建资助出售房屋先导计划,希望借助私人市场力量,加快及加大公营房屋建设。

政府上周宣布推出名为「乐建居」的私人兴建资助出售房屋先导计划,希望借助私人市场力量,加快及加大公营房屋建设。当局亦希望善用私人发展商的创意,提升公营楼宇的设计与质素,改善近年由房委会自行兴建的新居屋和绿置居,被指设计千篇一律,质素与公屋毫无差别的劣评,做到今届政府倡议的「提速、提效、提量、提质」觅地建屋。

在「乐建居」的发布会上,多位记者都质疑政府能否有效监管有关楼宇的质素及施工时间,避免出现烂尾、货不对办,以至最终要由政府「包底」回购等情况,彷佛将所有发展商都当成「奸商」,当局与其合作就等同「与虎谋皮」。

可能因为有关记者大多年纪较轻,或是仍然停留在二十年前,政府因楼市大跌叫停兴建居屋,被迫以公帑回购最后一个私人参建居屋—红湾半岛的不快历史。实情是类似的私人参建模式,早于五十年前港英政府首次推出居屋计划时已引入,之后三十多年一直运作良好,绝少出现质素或烂尾问题。

政府推出名为「乐 建居」的私人兴建资助出售房屋先导计划,希望借助私人市场力量,加快及加大公营房屋建设。
政府推出名为「乐 建居」的私人兴建资助出售房屋先导计划,希望借助私人市场力量,加快及加大公营房屋建设。

首两个推出的私人参建居屋项目为观塘油塘中心及屯门置乐花园,当年录得近四十倍超额认购,远高于同期由房委会兴建的居屋项目。之后的鰂鱼涌康山花园、旺角富荣花园、九龙湾丽晶花园等,建筑质素良好,设计各具特色,深受欢迎,往后的升值潜力亦胜过传统居屋。过往出现过的短桩丑闻、铅水事件,以至更早期的「咸水楼」问题,亦大多数是发生在政府自家监督兴建的楼宇。

虽则如此,当局在今次「乐建居」计划仍加入了多项新机制和条款,以加强监管参与发展商及其楼宇质素。包括取消以往卖剩单位可由政府回购的制度,发展商为了尽快将单位售罄让资金回笼,自然会确保工程能依时完成及拥有一定质素。当局又规定发展商须于一个月内一次过发售所有落成单位,不能像某些私楼楼盘般,在市好时囤积居奇,或分开多期以「海鲜价」的方式推售。

「乐建居」加强保障纳税人与单位买家,在另一边厢可能会削弱对发展商的吸引力,尤其是以私人土地改划作兴建公营房屋的模式。虽然在该种模式下,政府只会向发展商收取三分一的补地价金额,但由于香港近年建筑成本高昂,楼价升势不再,将来单位建成后以市价六五折出售,发展商有机会会倒蚀。有业界人士就担心,「乐建居」会像早前的另一公私营合作倡议「土地共享计划」,得不到市场的积极回应。

部分市民、传媒,以至一些政府官员,对发展商及私人参建计划抱持的负面、防范心态,某程度是源于过往揽炒派的不实抹黑,将所有公私营合作都扭曲为「官商勾结」和「利益输送」,阻慢了香港的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速度。在香港步入新时代之下,社会应回归理性,实事求是,摒弃没有事实根据的疑商仇富思维,落实习主席提出的「把有为政府与高效市场更好结合起来」,通过健康的官商民合作改善市民福祉。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