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香港C-SMART智慧工地管理系统 针对行业痛点 实现精细化管理

2023-06-20 12:10

中国建筑工程(香港)有限公司代表:邵瑞喆先生(右二)、张锦贤先生(右一)、徐鹏先生(左一)一同上台领奖。
中国建筑工程(香港)有限公司代表:邵瑞喆先生(右二)、张锦贤先生(右一)、徐鹏先生(左一)一同上台领奖。

一直以来,传统的建筑施工管理手段都无法实现精细化管理,需要面对多变的施工环境,管理大量的分判商及工人,不同的移动机械、各种复杂流程以及每日不同的管理安排等,诸多痛点都令建筑业的施工管理难以脱离传统低效率的作业方式。面对日益增多的工程量、有限的建筑从业人员、工人老龄化、不断提高的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挑战和要求,中国建筑工程(香港)有限公司(简称「中建香港」)作为扎根香港40年及本地最大的主要承建商之一,决定订立引领市场的明确目标,以创新科技改进工地管理模式,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整个作业流程,减省时间和人力资源,提升工作效率,实现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中国建筑工程(香港)有限公司质量科技部技术总监张锦贤先生同时兼任海宏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带领团队凭C-SMART获得2022第21届亚太资讯及通讯科技联盟(APICTA)工业类别(工程及建筑)大奖及2023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铜奖。
中国建筑工程(香港)有限公司质量科技部技术总监张锦贤先生同时兼任海宏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带领团队凭C-SMART获得2022第21届亚太资讯及通讯科技联盟(APICTA)工业类别(工程及建筑)大奖及2023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铜奖。

中建香港订立「7+2+1」智慧工地标准,通过自主研发和对前沿科技再创新等方式,以数据资讯及通讯科技、物联网(IoT)、传感器、人工智能、云计算、BIM等高新技术为基础,创新打造「C-SMART智慧工地管理系统」,为工地设计定制化的智慧工地方案,解决行业痛点。系统通过安装在工地的IoT、传感器、CCTV等硬件实时收集各种不同数据和信息,然后汇集到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以进行分析,科学地对建筑工程的人员、安全、环境、质量、进度、物资等各方面管理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监管,为工程相关的持分者随时随地提供更透明、更准确的概览,全面数字化各项流程。 

中国建筑工程(香港)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邵瑞喆先生在活动上讲解C-SMART「7+2+1」智慧工地标准。
中国建筑工程(香港)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邵瑞喆先生在活动上讲解C-SMART「7+2+1」智慧工地标准。

颠覆行业 以数据优化流程
中国建筑工程(香港)有限公司质量科技部技术总监张锦贤先生同时兼任海宏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负责领导团队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智能传感器、物联网、云分析等先进技术,开发C-SMART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并推出不同的智能解决方案。张先生说:「C-SMART的诞生彻底颠覆整个行业!建造业正在面对严峻的人力资源问题,但明日大屿、北部都会区、创科园及多个公屋项目,共过千亿的工程项目即将开展。面对人力及工程管理人员短缺,我们在2年多前建造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时,开发C-SMART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当时仍有隔离及社交距离措拖,最高峰时工地内有数千人同时在工作;第一代C-SMART 1.0有效帮助管理人士追踪染疫人士,并有效优化其他工序,因此公司决定投放资源继续研发。2022年7月发布3.0版本时,管理层因见到其他工地意外事故频生,表示要加强 Smart Safety模组,以科技协助提升工地安全度。沿用至今发现效果显著,系统能以AI监察人车分路等措施并作出实时提示及数据化分析,亦可监察工人是否无戴安全帽或无穿反光衣,成功令工地的每千人意外率显著下降。」

流程电子化 管理简单省时
数码转型会否令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增加?张先生指出,相反因为C-SMART的多功能平台,他们的工作流程变得更简单,所需步骤及时间亦大减:「将管理流程电子化,有助简化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例如工人的特定工序许可证原本是纸本版,将许可证电子化之后就可以上载到平台随时查阅。其中一个App名为『幸福工友』,目的是鼓励工友每天登入查看有用资讯如天气实况、安全须知与教学等,如工友对工地有意见或建议也可通过App留言,提出后会获得印花奖励以换取超市礼券,另有『安全之星』选举,多管齐下鼓励大家接受及应用系统。」张先生说,建造行业一向以来要用很多文字及图表交代工作,C-SMART将流程电子化,配合每人随身的智能电话,令工作随时可在移动端(手机)处理,包括仓存管理、物联网、AI、云端分析等功能,成功为工地提高生产力,亦有助改善工地安全。」

例如,以前在工地如发现工程废料,管理人员会用手机影相,传送到whatsapp群组,返回电脑前面上载相片及打备忘录,交给上司签名,然后找判头,判头找工友去清理……全程至少花几小时。流程电子化之后,管理人员用手机影相后可即时插入电子备忘录,用语音转换文字撰写内容,电子签署后马上传送予相关人士,完成清理后亦可即时在平台上看到相片证明,流程需时大减。

有效减废减碳 重视各个年龄层
另一方面,C-SMART亦有助优化地盘物资材料管理,推动建造业可持续发展。「例如近年业界多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MiC),但大多数香港工地空间紧拙,未必有充足地方储存有代安装的MiC,精准的物流安排和调度变得更为重要。采用C-SMART配合物联网及云端资讯,可监察组件由生产、运输到香港、检测至安装每个流程的时间及状态。例如在疫情第五波时,我们负责2个社区隔离设施——竹篙湾及启德的工程只用了4个月完成设计、生产、安装及交付,一共完成超过17,000多件MiC。而C-SMART当时充分发挥功效,因项目同时涉及数千名工作人员,它确保了全程的资讯流通及准确性,MiC组件的数目是刚刚好,零浪费。」

张先生坦言如此高效减废并不常见,不过实际使用时很需要大家落力配合,「每个新系统都会有其挑战,始终人的惯性不易更改,某些人会抗拒电子化,因此我们在开发C-SMART时,说明要易用、选项要简单,重视各个年龄层的工友;普通手机型号都要使用到,使用web-based而非App,只要打开浏览器就能用到。数据化报告有助工地管理人士改善工业安全、工地整洁、个人防护装备等多个范畴,以前只是凭感觉的口头报告,变成有实质支援数据分析去实践更安全、更智能的工地环境。」

C-SMART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由中国建筑工程(香港)有限公司开发,张先生说现时公司上下都为下一个阶段C-SMART 4.0奋斗,希望尽快推陈出新,继续创新超越、领潮前行。
C-SMART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由中国建筑工程(香港)有限公司开发,张先生说现时公司上下都为下一个阶段C-SMART 4.0奋斗,希望尽快推陈出新,继续创新超越、领潮前行。

 

C-SMART 3.0介面易用,功能甚多。
C-SMART 3.0介面易用,功能甚多。

 

以前在工地需要靠人手点人数,使用「智慧安全帽」之后,可用C-SMART即时看到工友的性别、年龄、资历等相关资讯及身处区域,方便管理。
以前在工地需要靠人手点人数,使用「智慧安全帽」之后,可用C-SMART即时看到工友的性别、年龄、资历等相关资讯及身处区域,方便管理。

(资料由客户提供)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