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外劳|郭伟强批绕过劳雇会等同「中门大开」 林健锋称行动重要过一切

2023-06-13 17:50

「补充劳工计画」有26种工种获准聘请外劳。资料图片
「补充劳工计画」有26种工种获准聘请外劳。资料图片

政府今日(13日)公布有关输入劳工安排,有关计画容许26种工种聘请外劳。多名立法会议员在消息公布后回应相关计画及安排。工联会表明对政府绕过劳顾会及未有改善本地劳工待遇感不满及反对;身兼行政会议成员、商界的林健锋,自由党易志明则表示措施能解决燃眉之急,认为措施属过渡性安排,并不会剥夺本地劳工就业机会,因长远仍需依靠本地工人。

工联会,左起:陆颂雄、郭伟强、黄国、梁子颖、邓家彪。陈俊豪摄
工联会,左起:陆颂雄、郭伟强、黄国、梁子颖、邓家彪。陈俊豪摄
自由党的易志明亦指人力资源短缺是「不争的事实」, 认为输入共2万人并不会剥夺本地劳工。陈俊豪摄
自由党的易志明亦指人力资源短缺是「不争的事实」, 认为输入共2万人并不会剥夺本地劳工。陈俊豪摄
商界的林健锋形容政府宣布输入外劳是「迟来的春天」,认为优化补充劳工计划能解决人手短缺的燃眉之急。陈俊豪摄
商界的林健锋形容政府宣布输入外劳是「迟来的春天」,认为优化补充劳工计划能解决人手短缺的燃眉之急。陈俊豪摄
民建联人力事务发言人颜汶羽认为当局安排合理,指单透过培训本地人才「作用不足够」。陈俊豪摄
民建联人力事务发言人颜汶羽认为当局安排合理,指单透过培训本地人才「作用不足够」。陈俊豪摄
林健锋指现时巴士及小巴司机短缺衍生「有车冇人揸」。资料图片
林健锋指现时巴士及小巴司机短缺衍生「有车冇人揸」。资料图片

梁子颖:本地工人就业机会或逐渐恶化

工联会的黄国不满输入外劳的「时机和规模」,认为在本地尚未改善待遇之际就输入外劳,会对机场等行业带来受到严重打击,他希望政府可优先改善本地薪酬待遇后才考虑输入外劳,尽管李家超指政策只是「暂时辅助措施」,但黄国却认为做法无疑会令顾主「压榨」工人薪酬待遇。他又指,政府本应听取劳雇会的意见,但最后却排挤了劳工界的参与。

工联会的陆颂雄同样表示不满,认为现时众小巴司机日薪仅500元,更要被雇主剥夺其他福利,在固有「本地」问题尚未解决情况下,对输入外劳措施感无奈,指政府需要完善监管机制。他指外劳到港工作后,工联会亦会关注外劳的权益,指各行业工会可定期联络,关注外劳有否出现被剥削情况。

梁子颖则担忧本地工人就业机会逐渐恶化,例如建造业工人曾反映于政府为尽快兴建楼宇或工厦而工期缩短,称「7、8日工期减至3、4日真系捱不住」,可见政府一味只听从商界的意见而忽视本地工人的诉求。对于政府绕过劳雇会,郭伟强认为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就等于「中门大开」。郭伟强指政府需为本地顾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而非被外来劳工取代,令他们觉得「高不成、低不就」,形容本地劳工「向高望被封盘;向低技术望被抢饭碗」。

林健锋:输入外劳是「迟来的春天」

商界的林健锋形容政府宣布输入外劳是「迟来的春天」,认为优化补充劳工计画能解决人手短缺的燃眉之急, 指现行方案已平衡社会利益, 称输入外劳并非输入「廉价劳工」, 因为外劳工资不可低于该行业的工资中位数,而顾主亦需要付出,包括住宿及培训等。 他以当年兴建赤鱲角新机场为例,指输入外劳并非未曾发生,当时亦在地盘兴建临时房屋让劳工居住,又指即使输入劳工亦不代表能即时解决人手不足问题,因为上限是欠缺人手的一半。

林健锋亦指现时巴士及小巴司机短缺衍生「有车冇人揸」的情况,导致市民排队等车时间变长;而航空业方面,机师、空姐、地勤均有短缺,若不即时补充人手,担心香港航空枢纽的地位会被新加坡等地超前。他认同政府行出第一步,但认为需尽快落实细则, 亦呼吁社会各界需同心协力,「唔好为反对而反对」, 市民才能分享经济成果。  被问到绕过劳顾会的做法是否合适,林健锋认为如特首所指「需以结果为目标,行动重要过一切」,指讨论时间过长「唔实际」,认为不存在绕过劳顾会,若支持香港复常但「唔够人手」的情况不理想。 

易志明:不解决人手荒将影响本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

自由党的易志明亦指人力资源短缺是「不争的事实」, 认为输入共2万人并不会剥夺本地劳工,他举例称有外国航空公司希望增设香港航点, 但香港因为人手不足而「接唔到Order」,认为若不即时解决人手荒情况,必定会影响国际航空枢纽地位。至于剥夺本地劳工方面,他认为现时只是输入所欠缺的一半,指即使达致上限亦仍欠另外一半,认为不会对本地劳工就业有影响,加上措施属过渡性安排,指顾主「根本唔想请外劳」,长远仍是要靠本地劳工。

民建联人力事务发言人颜汶羽认为当局安排合理,指单透过培训本地人才「作用不足够」, 因建造及运输仍然长期人手不足,但认为政府未有为计划设时限,建议制订短缺劳工清单,以数据为依归,若将来再无需要输入外劳应取消相关安排。另外,他亦提出「2+2」安排,即外劳在港工作两年后,若行业仍有短缺便容许再延长两年。

另外,民主党则批评政府透过不同计画输入外劳,绕过劳顾会指审议,是漠视本地劳工界的声音。该党劳工政策发言人冼卓岚认为,在大规模输入外劳下,顾主必然会想方设法钻空子,例如藉向外劳收取高昂的住宿费、交通费等降低工资成本;外劳在工资差距下或明知遭剥削会仍来港工作。这长远不但可能拖低本地工人收入,甚至减少本地工人的就业机会。 

冼亦担忧输入司机虽仍要需要实习及通过考试,但始终担心他们不能适应本港交通情况,可能对乘客及行人安全构成危险。他促请政府应推行新政策,保障小巴业界的生存空间,同时鼓励本港工人加入成为小巴司机。

记者:陈俊豪、源琛薇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