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观点】欧洲独立自主 中国自立自强

2023-04-19 14:54

法国总统马克龙到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获国家主席习近平等多位领导人高规格接见。
法国总统马克龙到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获国家主席习近平等多位领导人高规格接见。

法国总统马克龙月初到中国进行国事访问,除了获国家主席习近平等多位领导人高规格接见,还与差不多同一时间访华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了一场中法欧三方会晤,凸显我国视法国及马克龙为当前欧洲的代表和领导地位。完成北京行程后,马克龙还特意南下广州,了解中国在经济、创科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最新发展。

不过,此行的重头戏却是在马克龙离开中国,在机上接受传媒访问时出现。马克龙更清晰地阐述了他已提出多年的「欧洲自主论」,强调在中美两个超级大国对峙加剧下,欧洲在经济及军事上都必须更加独立自主,避免变成美国的附庸。他又形容台湾问题是「不属于欧洲」的危机,欧洲各国毋须跟着美国的节奏或中国的反应来行事。

法国总统马克龙到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获国家主席习近平等多位领导人高规格接见。
法国总统马克龙到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获国家主席习近平等多位领导人高规格接见。

一如所料,马克龙有关言论在国内外都引起争议,遭到一些亲美、亲台人士围攻,质疑他为了经济利益向中国屈从。但亦有不少有识之士对「欧洲自主论」表示支持,批评美国近年只懂不断制造危机和占欧洲人的便宜,认为马克龙讲出了他们的心底话。

相对于向有「戴高乐主义」色彩的马克龙,被视为左翼及亲美的巴西总统卢拉,在之后访华时的言论,则令到更多亲美人士感到惊讶和不安。卢拉率领庞大的经贸代表团访华,并以上海作为首站,凸显此行重点是经济而非政治。卢拉到访了受美国无理制裁的华为公司,表明巴西会继续采用华为产品,又提到中巴均为成员的金砖集团可改用本国货币交易,毋须转换成美元结算。对于俄乌战事,卢拉的劝和促谈立场亦与中方相近,并暗评美国不断鼓励乌克兰拖长战事。

其实早于法国和巴西之前,美国的另一传统盟友沙特阿拉伯亦已显露「异心」,包括与俄罗斯达成协议,拒绝应美国要求大幅增产石油;在中方促成下,与美国的死敌伊朗重建外交关系。到近日,沙特再与被美国视为恐怖分子的也门胡塞武装和叙利亚巴沙尔政权恢复接触,反映自美军仓皇撤出阿富汗之后,其在中东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

法国、巴西及沙特,分别为欧洲、南美和中东地区内数一数二的国家,她们对中美两国的态度转变虽未至于「倒戈」,但起码是拒绝唯美是从,展现了独立自主,并证明美国企图孤立、围堵中国的战略正迅速崩坏。

在另一边厢,中国在「二十大」及「两会」之后,加倍强调经济与科技发展均须「自立自强」,一方面要维持对外开放,反对脱鈎断链,一方面亦要加强国内的内循环,解决在关键技术与供应链上被外国「卡脖子」的问题,以应对和突破美国的恶意围堵。

上述国际形势与国家政策新发展,对向来偏重美英市场的香港对外经贸造成挑战,但同时也带来许多新机遇。特区政府近年已锐意加强与东盟及中东国家的经贸关系,未来也应追随国家的步伐,探索在欧洲大陆和南美地区的商机,更好地发挥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地位和优势。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