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环球时报》:能否聘请英国律师 中国法律说了算

2022-12-29 08:47

有关黎智英案聘请海外大律师问题,特区政府早前提请人大释法。内地《环球时报》发表社评,指此案涉及国家安全的特殊案件,香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普遍期待通过人大释法息纷止争,澄清立法原意,堵塞国安案件泄密与外部干预的制度漏洞」,认为释法将成为未来处理同类案件的规范依据,避免相关争议反覆出现,形容此事是「中国法律说了算」。

就黎智英案聘海外御状问题,特区政府已提请人大释法。(资料图片)
就黎智英案聘海外御状问题,特区政府已提请人大释法。(资料图片)
就黎智英案聘海外御状问题,特区政府已提请人大释法。(资料图片)
就黎智英案聘海外御状问题,特区政府已提请人大释法。(资料图片)
就黎智英案聘海外御状问题,特区政府已提请人大释法。(资料图片)
就黎智英案聘海外御状问题,特区政府已提请人大释法。(资料图片)
黎智英原先聘请英国御用大律师Tim Owen(中)。(资料图片)
黎智英原先聘请英国御用大律师Tim Owen(中)。(资料图片)
黎智英案聘请Tim Owen问题,早前在本地闹上法庭。图为当时Tim Owen的代表,资深大律师彭耀鸿(左)及大律师关文渭(右)。(资料图片)
黎智英案聘请Tim Owen问题,早前在本地闹上法庭。图为当时Tim Owen的代表,资深大律师彭耀鸿(左)及大律师关文渭(右)。(资料图片)

质疑黎智英聘海外大状 是刻意为国安法出难题

社评指出,由于香港《国安法》是一部新法,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条文理解与细则上的模糊地带,这很正常。然而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尚未就此作出决定之时,一些美西方舆论就「再次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宣称释法将破坏香港自治和司法独立,影响黎智英案的「公平审讯」。社评认为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及基本法框架下的司法独立,恰恰要排除外部势力的干扰,确保中国法律说了算,释法所体现的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关系的良性互动,本来就是「一国两制」实践过程中的应有之义,这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过程。

文中又提到,黎智英其中一项罪名是涉嫌「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案件涉及复杂涉外的证据及重大的国安利益,由于该案是首宗国安法案件申请聘用海外大律师来港代表被告抗辩,在香港法律上存在一定模糊之处,以至于出现黎智英及其团夥聘用没有本地全面执业资格的外国律师,参与「勾结外国势力罪」抗辩的这种近乎荒诞的事。

社评指,在2019年修例风波中,黎智英勾结英美等外部势力扮演了什么角色「大家都知道」,质疑黎智英团夥为何非要聘用没有本地全面执业资格的英国律师,显然不是因为香港律师界无人,这是对《国安法》的实施「出难题」,幻想逃避应有惩治,并借机制造出一个争议话题,向境外势力展示自己最后的「价值」,但指这种图谋妄想不可能得逞,美国及西方政客左右不了香港特区内部事务,他们也无权过问香港特区治理过程的任何法治实践,只有中国法律是最后的依据。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
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