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人才抢企业│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12.28接受申请 设重点企业办公室引外企

2022-12-23 15:25

陈国基(右三)与一众官员出席记者会讲解「抢人才」「抢企业」细节。
陈国基(右三)与一众官员出席记者会讲解「抢人才」「抢企业」细节。

政府今日(23日)就「抢人才、抢企业」措施举行记者会,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预计「抢人才」相关措施每年可吸引约3万5千人,粗略估计3年共吸引约10万人,加上每年大学毕业生约5万人,3年约15万人,两者合共约25万人,足够弥补本港流失约14万人。

陈国基表示,抢人才方面,政府会于本月28日、即下周三起展开一系列新措施,接受世界各地人才申请,相关的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亦会下周三推出,提供各项计划详情,亦连接网上系统,可电子方式提交申请。陈续谓,有关平台亦会为各地人才推介本港优势,提供衣食住行等资讯及处理查询。政府亦筹备人才服务窗口的实体办公室,招揽海外及内地人才,预计明年初就所需额外拨款向立法会财委会申请。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简介「抢企业」措施时表示,「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将成为招揽重点企业的一站式窗口,当局初步设定一些产业范畴,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数据科学、金融科技、先进制造及新能源科技等。「引进办」先参考相关政策局的建议,制订招揽名单。

陈茂波说,自从施政报告公布措施后,反应非常热烈,当局大量查询及会面邀约,有不少是具龙头领导地位的企业,亦有一些是规模相对较细但较高端的企业,他说,有些企业表示原本打算去邻近城市落户,但见到香港有新措施推出,都积极研究在港发展。政府将设立人才服务窗口实体办公室,届时会调配公务员,亦会招聘一些在招募人才方面有专长的人士加入。在「抢企业」方面,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说,过去两个多月,已与政府接触或排期见面的企业有几十间,部分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亦有些规模较细的公司。

另外,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以及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亦有出席,讲述各项招商引才计画: 

16:35 孙玉菡续指本地人才是根本, 海外人才则是补充,面对本地人才不足,政府期待和渴望本地人才留港发展。

16:30 孙玉菡回应挽留香港人才问题,指政府刚公布《青年发展蓝图》,显示对青年工作特别重视,对于青年人在科技方面的教育则会加强,以迎合将来发展趋势。

16:26 陈国基回应「高端人才通行证计画」门槛较高的问题,指不赞成与不同地区的计划作比较,各地都有优胜之处, 香港背靠祖国是优势,对外籍人士是非常吸引,香港经济发展是挽留人才的主要。

16:15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回应有关引进企业名单问题,指于2023年估计约有1100间,当中100间为龙头企业,而引进企业的准则是需符合产业发展,其投资额度和投资计划,及对本地就业市场及对本地GDP的贡献。

16:11 政府为引入金融产业四大方向,包括由投资推广署为企业支援,为本地人才提供培训等。

16:08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介级吸引金融服务业来港措施,金融科技业是重点吸纳来港企业之一。

16:04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表示,政府正积极与海内外创科企业接洽。

16:02 政府目标吸引1130间企业来港开展、扩展业务。

16:00 丘应桦指投资推广署会继续推广宣传,吸引重点企业以外的企业落户香港。

15:57 商经局局长丘应桦介绍政府招商引资新架构,「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针对重点产业,主动引进各地重点企业,「引进重点企业谘询委员会」由各界人士组成,向财政司司长提供引进企业意见。

15:55 孙玉菡指在人才签证计画中,申请人可申请配偶及未满18岁的受养子女来港。

15:51 孙玉菡介绍「高端人才通行证计画」(高才通),全球176间大学为合资格申请的「八强大学」,当中9间为内地大学、5间为本地大学,目前只接受本科生申请。

15:48 孙玉菡指「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将于12月28日开通,接受全球人士申请,申请人可在线上申请、缴付相关费用等,实体办公室将于稍后时间成立。政府在收齐文件后4周内完成审批。

15:44   政府会成立「引进重点企业谘询委员会」下周会公布委员名单。

15:42  「引进办」会以生命科技、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企业为目标,目前已有首批引进目标名单。

15:40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介绍「抢企业」计画进展,表示已成立「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由容伟雄出任办公室主任。

15:37 陈国基有信心计画能KPI达标,即未来3年每年吸引至少3.5万人才来港工作不少于12个月。

15:34 政府将筹备「人才服务窗口」实体办公室,并将于明年向立法会申请相关拨款。

15:31 陈国基表示,「抢人才」意思是以积极进取政策吸引人才来港,商界对此反应正面。政府将于12月28日起将开通新措施,「人才服务窗口」网上平台将向全球开放。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