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指多数受访中小学生不懂处理情绪问题 倡强化正向教育支援
2022-12-03 19:16
长达三年的新冠疫情仍持续影响港人生活,长期关注港人精神及情绪健康的慈善团体自在社,进行一项中小学生及家长情绪问卷调查发现,无论是师生或家长,很多人不懂处理情绪以及不懂沟通,形成恶性循环。学校资深辅导主任邵芷娟建议,教育界需持续让学生参加不同的身心灵活动,并且持续强化老师、学生及家长的正向及情绪教育,增加支援,令多方面能够平衡进展。另外,会上又宣布成立「香港中小学正向教育专家组」,将于本月约见教育局探讨建议书内容。
调查于本年10月初至11月中以网上问卷调查形式访问了2,020名受访者,包括356名小四至小六学生、1,180名中学生及484名家长。发现三大重点,首先,中学生较不愿意与父母沟通,有33%小学生会选择父母作为情绪困扰时的倾诉对象,但中学生只有17%;各群组寻找社工/学校社工等专业人士协助比例非常低,小学生、中学生以及父母,分别都只有3%、6%以及4;另外,各群组没有倾诉对象比例偏高,分别为17%、19%以及6%。自在社创办人周华山表示,调查结果显示,很多人不懂处理情绪以及不懂沟通。
另外,在学生和父母对对方的期望一栏,最多小学生(24%)选择「给我鼓励,不是责骂」,最多中学生选择「信任我,少点罗嗦」;而在父母方面,38%的父母选择「减少上网及游玩时间」。周华山笑言,此选项甚至领先于「主动与父母沟通」(24%),可见香港的父母还是比较「problem-solving 」,重视外表行为的成果多于沟通。
学校资深辅导主任邵芷娟表示,目前香港教育生态仍是考试主导,师生家长很多时不懂或忽略了要处理自己的情绪。她指出,学生每天面对无尽的功课和温习,接受体验式学习机会不足,普遍亦不懂处理自己的情绪和人际沟通需要。而老师因沉重的教担,未能接受足够培训,也害怕不懂处理学生情绪等问题,就迅速交给社工处理。社工面对不断增加的个案,并要负责策画学生多元化的小组活动,疲于奔命。另外,虽然很多家长努力配合学校的要求,但却忽略如何欣赏子女,也欠缺方法管教子女并与子女沟通。
邵芷娟建议,教育界需持续让学生参加不同的身心灵活动,以及情绪管理、人际沟通、正向静心的工作坊和游戏治疗,提升学生的人际关系及沟通能力,并且持续强化老师、学生及家长的正向及情绪教育,再者,增加社工、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家等多方面支援,令多方面能够平衡进展。
身兼中学教师及2位年幼女儿的Michelle表示,因工作负担沉重,有一段时间和女儿们的对话都是「做晒功课未」、「执咗书包未」,原本有一天兴高彩烈的提早回家,两个女儿却躲进房间,才让她发现与两个女儿间的关系疏离了。后来她在自在社学习了一些处理情绪的工具,家姊翘翘表示,「妈咪宜家听多咗我讲嘢,唔系佢话晒事」。Michelle 更尝试将理念加进教学课程中,她指出,有学生向她表示和家人的沟通和互动增加,也更愿意主动和她表达内心的感受。
立法会议员兼校长朱国强表示,政府应支援教育界,全方位提供情绪管理和正向教育的专业培训。他会上宣布成立「香港中小学正向教育专家组」,现时专家包括精神科医生黄重光太平绅士、心跃辅导及发展创办人郭志英、自在社创办人周华山、一家一家家庭顾问发展总监钱锋、正向教育学院总监锺明崇以及立法会议员兼校长朱国强。
朱国强指将撰写建议书,并于本月21日约见教育局探讨,期望共同推动全港学校情绪支援及正向教育情况,改善教育工作者、学生以致家长的身心健康。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