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疫下三成中小企仅获批50万元以下贷款

2022-10-27 16:48

全球资讯公司环联联同战略性谘询机构的安永-博智隆发布《中小企融资的未来》研究报告,发现中小企为应对疫情需要寻求外部融资,却备受繁复的贷款申请流程所阻碍。

在受访的中小企当中,61%表示曾在过去一年需要资金援助,以支持日常营运, 包括营运开支及支付薪金;亦有近20%中小企是寻求融资以拓展业务及改变商业模式。

不过,73%中小企表示,繁复冗长的申请流程是融资过程的主要痛点。逾两成受访者认为申请信贷的附带要求难以满足,而其他挑战亦包括审批过程缺乏透明度、所需文件数量众多,以及申请过程缓慢。

研究发现,以上的挑战与财务机构高度依赖人手的流程及过时的科技有所关连。接受调查访问的业内人士表示,处理中小企贷款申请最大障碍包括缺乏中小企特定数据作风险评估、缺乏针对中小企信贷而设的风险评估工具,及欠缺效率的中小企资料收集方式。 这些都令中小企在最关键的时刻难以获得信贷,尤其是未有任何信贷记录的企业。对财务机构来说,这亦意味著错失或减慢中小企信贷业务的增长机会。

环联亚太区产品技术与风险管理高级总监张家龙表示,中小企占本港企业数目高达98%,合共雇用超过45%的私营机构雇员,对香港经济复苏起关键作用,因此为这些企业提供适切的财政支援至关重要,认为中小企需要资金支持日常运营及拓展业务,对融资需求比以往大,其增长潜力不容小觑。

此外,研究亦发现,传统银行继续是最主要的融资来源,95%受访中小企均曾透过传统银行取得融资。 当中最受中小企欢迎的信贷产品为依次为银行贷款,私人贷款及信用卡。不过,40%受访中小企所获得的融资金额较疫情前少,有明显从大额贷款转向小额贷款的趋势。在过去一年,31%受访中小企获得低于50万的小额贷款,高于疫情前的 21%。

张家龙表示,疫情对经济带来冲击,但同时亦是数码转型的催化剂。银行及财务公司要建立数码优势,打造更方便中小企的融资流程,现在是最佳时机。银行及财务公司可把握机会重新思考和设计现有的信贷流程及评估框架,并同时考虑中小企不断变化的需求,透过完善申请过程、提升数据分析及数码能力,为中小企信贷市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