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帖文浏览量倍增 青协倡订社交媒体禁毒教育

2022-10-13 14:15

香港青年协会青年违法防治中心发表一项有关社交媒体毒品讯息调查。
香港青年协会青年违法防治中心发表一项有关社交媒体毒品讯息调查。

在社交媒体时代,网络充斥各类不同的信息,更有网络使用者会发布一些掺杂错误的毒品讯息,诱使部分青年人使用毒品。香港青年协会青年违法防治中心的抗毒服务,发现本港有关毒品的社交媒体帖文数目及浏览量,在过去6年反覆上升,当中有关大麻二酚(CBD)的贴文浏览量在去年急升3倍。青年协会亦通过调查问卷,发现部分青年对毒品有偏差想法,情况令人关注。青协青年违法防治中心督导主任李少翠认为,应继续使用大数据制定针对社交媒体用户的禁毒教育,并尽早对潜在危机用户提供适切的教育和辅导。

点撃组图了解青年违法防治中心调查详情:

青协青年违法防治中心单位主任梁兆骐(左)、青协青年违法防治中心督导主任李少翠(中)、香港城市大学社会及行为科学系黄成荣教授(右)出席记者会。
青协青年违法防治中心单位主任梁兆骐(左)、青协青年违法防治中心督导主任李少翠(中)、香港城市大学社会及行为科学系黄成荣教授(右)出席记者会。
青年违法防治中心运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本地毒品问题和趋势。示意图片
青年违法防治中心运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本地毒品问题和趋势。示意图片
最多帖文与大麻、摇头丸、启灵药(LSD)有关。示意图片
最多帖文与大麻、摇头丸、启灵药(LSD)有关。示意图片
李少翠主任担心CBS会成为青年的「入门毒品」。资料图片
李少翠主任担心CBS会成为青年的「入门毒品」。资料图片
黄成荣教授建议透过跨专业合作教导青少年违法行为的后果。示意图片
黄成荣教授建议透过跨专业合作教导青少年违法行为的后果。示意图片

青协青年违法防治中心单位主任梁兆麒介绍,青协的青年违法防治中心的抗毒服务从2016年开始运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本地毒品问题和趋势,发现有关毒品的社交媒体帖文由2016年的927篇上升至2021年的3,114篇,浏览量在5年间上升了410万次,当中2020年为高峰,有5,402篇贴文,浏览量达1,000万次。他解释,这可能与疫情期间青少年居家上网课导致电子设备使用时间增加有关。

按照非新闻类型和对毒品支持态度计算,最多帖文与大麻、摇头丸、启灵药(LSD)、氯胺酮(K仔)和可卡因相关,而深入研究2021年的相关提问,估计他们吸毒的主要原因包括寻求刺激感(44%)、摆脱负面情绪(38%)、以及低估吸毒的严重性(15%)。

是次大数据分析亦侦测到本港较活泼和高风险的1,000多个社交媒体用户,部分为疑似吸毒者或毒品卖家。他们常运用热门的喜剧动画人物、迷因图(memes)、标签(hashtag)、NFT作品等宣传手法吸引年轻人。

另外,青协青年违法防治中心于2021年11月至今年7月,就滥用药物的想法和态度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访问了参观禁毒流动展览车的公众人士,发现在1,289名12至24岁的受访者中,部分低估了低度的风险和祸害,有20.3%的人认为自己吸毒能够控制对毒品的需求,还有17.8%的人认为吸毒能够缓解紧张情绪。

相关新闻:
李家超:含CBD大麻二酚产品 预计明年初在港禁止 https://bit.ly/3Vp03pR
禁毒处举行禁CBD简介会 处方指检测产品仍可释出有毒物 https://bit.ly/3Vp0aSj
调查指近六成SEN初中生上网课无法专注 致学习进度落后 https://bit.ly/3Vp050X

李少翠表示,今年CBD被标榜为减压和保健产品,容易诱使青年降低戒心,她提醒,部分相关产品含有受《危险药物条例》管制的四氢大麻酚,容易令人产生上瘾反应,担心CBD会成为青年的「入门毒品」,继而吸食其他毒品。

她认为,在禁毒辅导治疗和预防教育方面,需要增加青年对一系列毒品的正确资讯。并就需运用大数据指定针对社交媒体用户的禁毒教育,并尽早对潜在危机用户提供适切的教育和辅导。

香港城市大学社会及行为科学系的黄成荣教授表示,网络上往往充斥着不同的价值观和不良资讯,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倘若他们在学校和生活中缺乏成功感,家庭缺少照顾,而自己和朋友曾接触毒品则容易误信毒品无害等资讯,主动尝试毒品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加。因此他建议应透过跨专业合作令青少年学习到每个行为的后果,以及一旦行为违法,青少年是否能够承担其相应的责任等。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