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颌面外科团队研人工智能平台 预测口腔白斑患者演变癌症风险

2022-04-10 17:19

港大图片
港大图片

口腔癌是一种颇常见的癌症,影响头颈部位。来自香港大学牙医学院、李嘉诚医学院,玛丽医院病理部,以及昆士兰詹姆士库克大学医学与牙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共同研发一个网上平台,在输入相关资料后,能针对患有口腔白斑病(OL) 或口腔类扁平苔藓黏膜炎(OLM)的病人,预测他们的口腔癌病变风险,预测期长达20年。网上平台开放给医护人员和公衆免费使用。

研究团队采用「DeepSurv」人工智能演算法,能根据病人的一般个人统计资料、临牀和病理数据,以及治疗资料等准确预测病人罹患的风险。他们利用香港和英国纽卡素泰恩的OL和OLM的病人数据,训练人工智能平台并测试其准确度。由于这些病人已被跟进多年,其病历发展已经明朗,可与平台的预测对照。

测试证实,新平台能准确推算这些病人的实际病变发展,在他们每个覆诊的时间点,平台预测的癌症风险水平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在香港用作验证的716名病人的数据,「DeepSurv」能正确预测95% 病人的癌症风险水平。在反映预测准确度的Brier综合得分是0.04。通常预测工具如果得分低于0.25,已可转化作实际临牀应用。

病人患有舌类扁平苔藓黏膜炎。港大图片
病人患有舌类扁平苔藓黏膜炎。港大图片

团队期望这人工智能工具有助改善口腔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利用开放平台,医护人员可为高危患者制订监测时间表和治疗策略,对资源有限的医院,有助其确定处理病患的优先次序。使用平台预测病变风险,需输入26项有关病人的个人背景资料、病症的临牀和病理描述,以及接受的治疗等。就每个个案的风险评估,平台会呈现一条曲线,展示每个时间点预测的风险级别。而当患者达到一定的风险水平时,医护人员可开始加密对患者的监察。

除了医护人员,OL/ OLM患者使用平台可了解自己的病情趋势,有助提高风险意识,鼓励他们定期覆诊,并在有需要决定是否做切片组织等进一步检查时,得以参考。而预测的风险水平,从输入资讯日起计17年内维持准确度。预测的风险曲线会随著输入数据的转变而有所变化,例如吸烟和饮酒状况、受影响的口腔部位、接受的治疗、复发情况以及治疗监测期间口腔上皮变异的程度等,因此输入数据需适时更新。

病人患有颊黏膜白斑。港大图片
病人患有颊黏膜白斑。港大图片

带领研究的港大牙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临牀副教授苏宇雄指,这人工智能预测工具的开发主要以研究为基础,故仍有需要再进一步优化发展。由于癌症的发展,在确诊前涉及很多生物分子层面上的转变,计划加入OL和OLM演变成癌症的过程中相关分子生物标记的讯息,优化预测平台,提高风险估计的精准度,之后再评估其临牀成效,以及在临牀试验中了解其对OL和OLM护理的影响。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