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星︰正面看待人道毁灭野猪

2021-11-20 05:30

■渔护署将七只野猪尸体入袋移走。
■渔护署将七只野猪尸体入袋移走。

  (星岛日报报道)渔护署日前在深湾道以面包诱捕七只野猪后,利用药物注射把野猪人道毁灭,做法引起关注团体批评。环境局局长黄锦星表示,渔护署已尽量用不同方法做到平衡,认为要正面看。渔护署署长梁肇辉亦指,过往采取绝育、避孕或搬迁野猪的措施,但策略成效不理想及风险增加,针对黑点的策略改为捕捉及人道毁灭,形容是必要,以保障市民安全。

  黄锦星昨日在出席公开活动时,被问到有没有比诱捕后人道毁灭更好的方法,他回应指野猪问题在世界各大城市也造成困扰,不同政府也负责任地用不同方法在市区环境,进行保障市民安全的行动,西欧北美的大城市,一般主流做法是狩猎,甚至设置陷阱。

  黄锦星说,本港渔护署已尽量想多点适合香港环境的方法,过去几年也尝试用绝育等方式,尽量用不同方法做到平衡,认为大家要正面看待,相较很多地方,渔护署更会想适合香港的方法,减少野猪令一般市民受伤,以至影响安全。他说,渔护署刚做了第一次行动,会总结经验,强调市民安全是很重要社会议题。被问到是否因为有辅警被野猪撞倒受伤而改变策略,梁肇辉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署方原本亦计画在近日推出有关措施,因为冬天前会有更多野猪觅食,署方会继续有关安排并会检讨。就着渔护署用面包诱捕野猪,他指是由于要使用麻醉枪,野猪有机会出现反应并乱走,要在一个可控范围才能使用。他又说诱捕方法不外乎是用食物引诱野猪到可控范围,强调是要保障人员安全。

  梁肇辉表示,署方在过去四年发现部分黑点情况较严重,有野猪经常到市区,已经习惯民居环境及被人喂食,构成潜在危险,近年野猪伤人个案大幅增加,在保护市民安全的大前提下,要双线进行工作,包括针对黑点作出有效行动,移除风险,并扩大禁喂区,并加强执法及教育工作。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