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谘会委员指应保留「百年水库」 区议员批政府疏忽职守

2020-12-30 09:28

水务署早前在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库进行拆卸工程,但有市民发现配水库底下是古罗马式的历史建筑。
水务署早前在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库进行拆卸工程,但有市民发现配水库底下是古罗马式的历史建筑。

水务署早前在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库进行拆卸工程,但有市民发现配水库底下是古罗马式的历史建筑。古物谘询委员会委员何钜业表示,主教山配水库不只是初时所指的「水缸」,而是建筑物,不仅特别,亦相对完整,大家都认为应该保留。

何钜业在一个电台节目指,法例上可将配水库列为暂定古迹,但这个政府物业最终仍需政府主导如何处理。不过他表示,既然清拆工程已经停工,相信无可能会再受破坏。他又指,配水库属古罗马式建筑,但与伊斯坦布尔的地下水宫殿比较,没有太多雕刻及工艺,需一并评估历史价值才能作评级。

另外,港大建筑保育学部主任李浩然表示,配水库处于地底,一直无人知道,难以怪谁,指现代建筑师和工程师对古建筑的知识未必足够,以为配水库属过时和落后设计和建筑科技,亦只视为是「水缸」,而古物古迹办事处亦因相信工程人员而忽视。他认为,事件的教训是现时各学科的知识太狭窄,战前建筑需要不同专业跨范畴检视。

而民协深水埗区议员何启明就认为,事件涉及公务员官僚和疏忽职守,水务署疏于翻查文件,不知道配水库有百多年历史,又将配水库讲成是「水缸」,若非在回填工程期间凿开,被街坊见到,古迹就会白白被活埋。

何启明在一个电台节目指,对古迹办只表示停工表示失望,担心配水库被凿开后日晒雨淋,下一场大雨的话会水浸,认为应该即时保育,又指配水库保育后应该成为公共空间,开放给公众免费享用。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