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研讯】化验师分析认为周梓乐误以为石墙外有路 跨越踏空致意外

2020-12-29 11:48

化验师认为误以为石墙外有行人路造成意外。资料图片
化验师认为误以为石墙外有行人路造成意外。资料图片

科大生周梓乐死因研究续讯,政府化验所法证化验师郑郁棋博士今接受查问。他综合现场勘查及闭路电视分析,认为周梓乐当晚自行走到三楼石墙边,并误以为石墙外有行人路,造成意外。

郑博士提出了六点间接证据支持他的推论。一、停车场二楼及三楼的结构接近,有机会令人误会。二、诚如他昨日的证供,他相信周曾跨过二楼石墙返回行人路。三、周当晚的平均步速与走到石墙的时间脗合。四、三楼石墙高度为1.2米,有人若跨过去但「做错咗」的话,「未必返到转头」。五、三楼的镜头在肇事前7秒仍指向堕楼位置,但未见有人出现。六、根据片段,当晚有一名男子曾尝试跨出三楼石墙,他的步速及行径都与周相似。惟他「好好彩」地成功踏住横梁返回行车路,「唔系嘅嗰晚又跌多个」。

陪审团留意到,当晚该名尝试夸出三楼石墙男子起跳时,已距离墙身少于0.8米。换言之,若周梓乐以相同方式跃下,他起跳时已到达可见三楼为中空的距离。郑博士同意陪审员的看法,但强调「如果佢(周梓乐)望」,并解释0.8米这数据,是从刻意实验所得。

郑在研讯主任叶志康大律师查问下又指,一般而言若有人跨出石墙,会在墙顶留下指纹或DNA,惟由于墙身凹凸,难以套取完整指模,没有校对价值,DNA样本则受制于那人是否有手汗或留下血迹等。

另外,郑在死因裁判官高伟雄查问下又表示,若周当晚遇上伏击,凶徒必须准确预计周会走上三楼,并成功避开所有镜头。惟停车场的镜头的旋转周期是随机,就算凶徒非常熟悉停车场结构及镜头位置,很难避开。除非有人走入闭路电视控制室监察著其讯号。他假设凶徒真的避开所有镜头,并仅花3秒时间完成袭击,他则只剩5秒时间,搬动重达72公斤的周,并将他「掟落去」。郑认为「好似难啲」,亦欠缺证据支持这说法。

郑又重提2006年的徐步高枪击案,指出徐步高之所以能伏击同僚,乃因他深知同僚会到隧道中央签到。惟周梓乐当晚大部份时间在2楼徘徊,难以预知他何时会走上三楼。

法庭记者:张旭珊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