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疫苗期望应降低 港大学者:接种后再染新冠或似普通感冒
2020-08-26 14:30
港大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曾认为人体对抗新冠病毒产生的免疫反应,将会使得至少6个月、一年内不会再感染,但香港最新一次重复感染间隔4个月,金冬雁接受内地传媒《界面新闻》访问时表示,此次发现颠覆了以往的认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二次感染是很不可思议的。」
但同时,金冬雁也认为,这使得未来新型冠状病毒或许会像社区性获得性的人类冠状病毒,后者两次感染间隔多在一两年间,人类无法获得持久免疫力,并且病毒在人类中循环发生,感染常年存在,不需要动物宿主参与。
此前,虽然国内都有复阳病例出现,但是金冬雁指出复阳同二次感染存在本质不同。「目前学界共识是,复阳病例是指新冠病毒感染者在病毒清除过程中、在恢复期,有病毒的碎片掉落,而不是活性的病毒,这些人没有感染性。 」而此次的二次感染的病例,两次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不同毒株存在24个不同的核苷酸,从病毒基因组上看属于不同的基因分支。
《科学》杂志援引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临床顾教授杜启泓观点,认为该病例证明至少一些患者对新冠病毒没有终身免疫力。新冠疫苗是通过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够结合新冠病毒的抗体和细胞,从而实现预防感染的目的。因此,该病例一经公布后,大众也产生未来疫苗是否能够产生终身免疫的疑问。
金冬雁表示,该病例二次感染仅为无症状感染,没有发展为重症患者,已经显示出前一次感染后所产生的抗体产生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即使毒株不同,但是抗体仍然能够识别,产生交叉反应。」
而金冬雁认为此次发现虽然会对疫苗及中和抗体的研发产生一定影响,但同时也提示,未来如果疫苗、中和抗体能够产生一定的保护水平,也在接受范围内。「如果接种疫苗后,再次感染时是无症状,或者没发展成重症,那么新冠肺炎可能就成了普通感冒,就不必这么严防死守了。」
此前,美国也降低了新冠疫苗的研发标准,不再要求完全防止症状发生,而是避免感染后产生重症。「现在的问题是,此次的二次感染是不是一个特例,它的发生率是多少。这些我们还不知道,也是我们需要继续去研究的,同时这件事也值得警惕。”」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