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滙控撤息期望控制失败

2020-04-04 08:49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滙丰控股集团今个星期宣布撤回派发股息决定,这不但有违董事会公布,同时因为股份已经扣除了末期息买卖,投资者有可能受到误导,影响非同小可,而且消息来得突然,很多小股民和股票名嘴都来不及反应,一时间骂声四起,后遗症相当严重。今次结果不但是银行管治一大打击,同时也是场公关灾难,究竟当中是否可以做得好一些呢?

《金融时报》已放风

滙控改变派息决定极具争议性,但事前却已有迹可寻。在正式公布前,英国权威的《金融时报》就披露了董事会曾作出讨论,最后决定要由监管当局拍板。现在回看,撤息应该是无可避免,当时可能有人想放出汽球,让市场消化讯息,然而,事实证明《金融时报》的报道没有惹起足够的关注,坏消息在公布前没有消化掉,市场在证实后大吃一惊,令股价暴跌,同时矛头指向管理层。

《金融时报》在财经界的江湖地位无可置疑,但为何效果有限呢?最直接解释是该报是在英国出版,本港大部分人都不会直接看到消息。本地媒体转载时不知背后内情真伪,未必会大篇幅重点报道,结果大新闻就轻轻放过。同样,本地媒体事前没有收到风,事后也没有从银行角度解画,于是指骂之声四起,对公司声誉造成很大损失,同时对日后股价回升也有不良影响。

滙控作为大到不能倒的银行,一举一动不但向股东负责,还要向存户负责。英国监管当局这个时间限制银行派息,相信是考虑到非常时期,要确保银行稳健。要求银行改变派息的决定固然有争议性,但当中不无说项的空间。然而,由此至终无论英国政府抑或银行董事会,在游说工作上都无法令人满意。

有火烧后栏气息

滙控处理今次坏消息这样差劲,相信与董事会和股东在地理上的差异有很大关系。银行的董事会长驻伦敦,故此放风对象首选英国传媒,并没有把香港媒体并列,甚至在事后的解画,特别是背后游说解释,在香港做的工夫也不够多。然而,银行数量不少的股东以至客户都是在香港,形成头重尾轻,从港人角度就觉得本末倒置。

当滙控仍以香港作为总部的时候,董事局成员遍布政经重要架构,影响力无处不在,当时滙控的重要讯息,发布安排部署密不透风,很难想像会出现这次被骂个狗血淋头的情景。当时,时移势易,昔日的荣光今日不能恋栈,但总部与业务不匹配的因素,始终不能忽视。

现时,滙控仍有不少股东是港人,另外,内资保险公司平保是第二大股东,有指平保对今次突然决定表示不满,这个说法虽然未有证实,但情理上就令人入信,不能排除因此掀起要求滙控回归的浪潮。有维权股东这两日已发起行动,令人嗅到一点火烧后栏的气息。

英国覆巢下遭殃

一向以来,英国人都是心战高手,今次英国银行被政府逼令不能派息,无疑来得仓卒,以至酿成一场公关灾难。英国上至首相约翰逊,下至部门官员都被疫情打个措手不及,令到国家形象和声誉都受创不轻,滙控结果就变成覆巢之下、没有完卵。(吴顺目)

全文刊于《星岛日报》「拆破传媒术」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