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康健中心将推至18区 推建造业工人三年复康先导计划

2019-10-16 13:10

地区康健中心将推展至全港18区。资料图片
地区康健中心将推展至全港18区。资料图片

《施政报告》提及人口老化问题,指慢性和复杂疾病日趋普遍,香港的公共医疗系统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市民普遍仍然偏重以治疗为主的医疗服务。为扭转现时「重治疗,轻预防」的医疗体制和观念,政府在上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在全港18区成立地区康健中心(康健中心),透过医社合作及公私营合作模式提供基层医疗健康服务,提升市民自我管理健康的能力及支援长期病患者。而首间位于葵青区的康健中心已于上月底启用。

政府会加快把地区康健中心服务推展到全港18区,预期可于本届政府任期内在另外6个地区成立康健中心,并会在其馀11区设立属过渡性质的「地区康健站」,为区内居民提供健康推广、谘询及慢性病护理服务。

为加强对不常见疾病患者的支援,政府和医院管理局(医管局)计划逐步推出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包括研究就个别不常见疾病建立资料库,以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投放资源促进相关科研发展;以及加强公众对不常见疾病的认知,亦会透过撒玛利亚基金和关爱基金加强支援不常见疾病及癌症病人的药物治疗。

报告又提到,因工受伤的工友如需要轮候医管局的职业康复服务,往往因轮候时间过长而影响他们的康复进度。政府建议为建造业工人推出一个为期三年的先导计划,以个案管理模式,为符合条件的工伤雇员提供适时及高协调性的私营治疗及复康服务,协助他们尽早康复重投工作。此外,政府亦建议透过修订法例以委托职业安全健康局负责管理计划。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