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受访市民反对收紧空气污染指标却放宽超标次数

2019-08-01 18:27

本港空气污染问题严重。资料图片
本港空气污染问题严重。资料图片

环保署上月开始就检讨空气质素指标展开公众谘询,其中建议微细悬浮粒子(PM2.5)的浓度上限收紧至每24小时50微克立方米,而每年容许超标次数由9次大增至35次。「空气质素指标检讨」关注组从公共卫生学及环境科学,以三点理据反驳政府论据。其中,谘询文件指欧盟和英国的PM10的24小时平均标准容许超标35次,关注组反驳欧盟的指标较香港严谨,英国就有比香港多的监测站数目,包括贴近地面的路边监察站,香港的仅是一般监测站,认为香港的空气污染程度远被低估。

健康空气行动行政总裁冯建玮强调,反对一边降低24小时平均PM 2.5指标至每24小时50微克立方米,另一边厢就无理放宽标准,提高「可容许超标次数」至每年35日。

而谘询文件亦显示,PM2.5的平均浓度从世卫中期目标一的浓度上限,下降至目标二浓度上限,可以降低引致提早死亡风险约6%。冯就反驳指,「直接从目标一,下降至世卫空气质素指引的浓度上限,可更进一步降低引致的提早死亡风险至1成5。」

健康空气行动高级社区关系经理龙子维引述港大研究,指基于同一PM2.5水平下,容许次数由零增加至9次,健康风险会大增2成4,「包括死亡机会、患上心肺病的机会。」他以此类比大增可容许次数会同样增加健康风险。

关注组早前又委托香港民意研究所进行电话访问,7成3受访者反对政府放宽「可容许超标次数」的修订,近半受访者认为政府的修订建议会令香港空气质素变坏。关注组呼吁政府听从民意,撤回35次「可容许超标指数」的建议。

环保团体反对一边降低PM 2.5指标,另一边厢就无理放宽标准。
环保团体反对一边降低PM 2.5指标,另一边厢就无理放宽标准。
本港空气污染问题严重。资料图片
本港空气污染问题严重。资料图片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