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High Tea|新班子人才不应讲背景
2022-05-19 11:15
过去十多年,民粹抬头,立法会吵吵闹闹成为常态,拉布、流会情况不绝,瘫痪了议会工作和政府施政。过去一年多,完善选举制度落实,立法会重回正轨,为政府必须要做实事,能够做实事提供了客观条件。过去,香港纵然各行各业都不乏有专才,但不少有能之士对进入政府做热厨房的工作敬而远之,很多人不想浪费青春,把光阴投放在立法会的乱局之中。到了今天,会否有人回心转意,愿意走入官场?
精英人选何处寻?政府内部?政府以外的商界、专业人士?政党成员?还有其他吗?特首当选人李家超现正全力组班,有人毛遂自荐、有人落力推介可造之才、而李家超也有自己的心仪选择,愿意加入热厨房的人士相信不少,但若从打造香港人才库的角度看新一届政府如何招揽人才,多管齐下看来是必要的。
政府换届,有传媒报道建制阵营的政党纷纷提出推荐名单,为党员铺路加入特区政府,有些人选更加是呼之欲出,但最后有几多人、是哪些人被选中是后话。在新的政治环境下,政党成员转跑道做问责官员是否对政府施政带来必然的好处,也值得审视。
过去二十年,有若干政党核心人员和备受栽培的年轻党员加入特区政府,有个别人士因不同理由已经离开政府,他们在职期间,对政府施政的贡献有因他们的政党背景而发挥到优势吗?
我们或许以为政党人士的思维会比传统公务员更贴地,但从一些担任过局长或现时仍任局长的政党人士的工作表现来看,他们对市民的期望、要求的回应,并不见得很贴地。前民主党大脑、现任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在两年前政府实施「全日禁堂食」措施后,因落雨始知户外工作工人要在街上吃饭,一个泛民政党核心成员而对民生疾苦懵然不知,其实都几令人吃惊。至于其他政党党员加入政府后的表现如何,成绩是否参差不齐,在市民心中相信自有判断。
从前述例子所见,有政党背景者加入政府,并不等同他们有必然的优势,新一届政府要吸纳人才,应是先看能力、专才、经验和知识,背景不应是首选,徒有背景而没有做实事的内涵,最终只会为政府倒米!
黄丽君
原文刊于《头条日报》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