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观察|缩短战綫 杀鸡难儆猴

2022-01-03 10:03

二○二二年,进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年。二十大被视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加上中国经济下行成为定局,稳定压倒一切。过去一年,中国与美国「又倾又砌」,烽火连连,外长王毅较早前已经表示,今年要努力为二十大营造更稳定有利的外部环境,致力推动中美关系稳健前行。王毅在最新一期《求是》杂志撰文,更将「致力中美关系拨乱反正」列为今年外交的第五大任务。

事实上,只有中美关系相对稳定,中国的外部环境才能稳定。最近中国外交界和学术界的一些表态,似露端倪。前驻美大使崔天凯的一次演讲,虽然指出美国势必会千方百计对华打压、遏制,但暗示不能当「外交战狼」。他话中有话说,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不要总想当「网之红者」。

崔天凯指出,既然斗争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利益和战略全域,在斗争的过程中,就应该尽一切可能,减少涉及利益和全域的代价和影响。原则上,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赌气仗,不打消耗仗。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达巍接受澎湃新闻专访,亦认为「稳定中美关系时不我待」。这位外交智囊指出,中国要抓住「战略机遇期」的话,就要争取避免和其他大国的关系变成高度对抗甚至是军事冲突的关系,不能被排除到现有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之外。

过去一年,包括加拿大、澳洲、英国在内的一些美国盟友,以及欧洲一些国家,也与中国冲突不断。达巍认为,大多数国家不希望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中国总体原则是要尽可能争取更多朋友,尽可能减少对手,缩短战綫;要避免一种「杀鸡儆猴」的心态,因为在国际关系的博弈中,「鸡」是很难被「杀死」的。「杀鸡」可能不但无法「儆猴」,而且还会让「鸡」更快地跑到「猴子」那边去。 

纪晓华
中国观察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