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若莲:若全面开放中小学招收非本地生 或减本地生选择 强调基础教育非产业发展
2024-09-04 13:00
近年学龄人口下降,学校收生问题备受关注。教育局局长蔡若莲接受恒生大学传播学院《恒传感言》访问,被问到会否开放中小学招收非本地生时表示,若要吸引非本地学生来港就读,学校要先问自身条件是否具吸引力,否则一旦开放,届时或会令本地同学的选择减少。对于有意见呼吁教育局增设专责职位负责爱国主义教育,以减低前线老师的压力,蔡若莲表示,培养同学的国民身份认同,每一位老师都是责无旁贷,建议学校做好统筹规划。
蔡若莲:学生人数减少无可避免
近年学龄人口减少,不少学校收生不足,被问会否进一步推行小班教学,以减少杀校,蔡若莲强调,小班教学是一个教学策略,而不是一个救校策略。她续指,学校的规模和人数均直接影响教学质素及同学的学习体验,若人数太少未必是一件好事。
对于有议员建议教育局开放中小学招收非本地生以增加生源,蔡若莲强调本港的基础教育定位,不是产业发展。她又指,学校质素很重要,不是有学位,别人就会来报读。此外,人才计划已吸引很多希望小朋友在香港接受教育的内地家长,若全面开放收生,或会减少本地学生的选择。
至于在专上学院,政府将八所资助大学本学年招收非本地生的学额,由原本20%倍增至40%,但自资院校的非本地生学额却只有20%。蔡若莲表示,提高非本地学生的收生名额,除了本港政府决定外,也要和内地相关教育部门沟通,整个考虑不是从钱的角度出发,而是从质素的角度。她透露教育局目前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开放非本地来港就读。
培养国民身份认同 蔡若莲:每一位老师都是责无旁贷
早前有调查显示,有六成教师在推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因人手不足而感到压力,呼吁教育局考虑增设专责职位负责爱国主义教育,以减低前线老师的压力。蔡若莲表示,政府在过去几年,增加了不少资源给学校,如每班增加了0.1个老师,若有24班的学校就增加了二点多个老师,同时亦增加了全港的小学主任。
蔡若莲指爱国教育是采取「多重进路,互相配合」的方法,无论是在课程或者活动,均希望是全校参与。「所以不是说爱国主义教育是你的事,与我无关,我只是教地理,你是爱国主义教育主任,那些东西交给你了,你去搞吧。因为培养同学的国民身份认同,每一位老师都是责无旁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价值观的建立。」她建议学校做好统筹,不要架床叠屋,继而令工作更为有效。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