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玮宗 - 玲珑剔透万般好|青史札记

2024-01-21 15:57

张玮宗 - 玲珑剔透万般好|青史札记
张玮宗 - 玲珑剔透万般好|青史札记

「玲珑剔透万般好」出自乾隆有关瓷器的诗作,流露着中国瓷器的艺术性和文化魅力。从陶罐、唐三彩、青花瓷到紫砂茶壶,无一不是中国工艺文化的象徵之一,部分工艺品如景德镇瓷器更享誉国际。

一直以来,中国人的工艺技术水平相当高,陶瓷正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陶器是人们通过湿润的黏土塑造出不同形状,经过加热而烧成的。陶器展现出古人的生活智慧,通过人为的力量改造自然界的物质,使之为一己之用。因此,中国的陶瓷技术,包括烧制技术、装饰纹路、形状等等,都是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窗口之一。

中国不同地方,尤其是黄河流域,都有不少古人陶器文化的痕迹,仰韶文化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仰韶文化是指在约公元前4500年至2400年成型的中国文化遗迹。经过多年考察,仰韶文化中也有不少以红陶为主的陶器,还有用以制作陶器纹饰、塑造陶器形状的陶轮。陶器上面有一些红色、黑色的彩绘花纹,形状多元化。看来古人在多年前早已利用陶器作为便利生活的工具。

中国瓷器也和中国历史文化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瓷器也曾借助「丝绸之路」运往国外。在唐朝,部分瓷器还经过「遣唐使」流传到日本。由此可见,瓷器在中国对外交流的历史上扮演一定的角色。中国也有不少著名的瓷器,当中以景德镇瓷器为代表之一。到了明清朝,景德镇是供瓷器给皇帝用的重镇。因此,景德镇出品的瓷器特别精致,具备极高的艺术价值,至今仍享誉国际。由此可见,中国陶瓷的发展与经济、外交发展史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认识中国陶瓷的历史,就是认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综上所述,中国的陶瓷不但是一件普通的艺术品,而是具备丰富文化和历史意涵的文化载体。为了促进中国历史教育,师生可通过参观博物馆,从欣赏陶瓷文物认识中国历史和文化,感受历史的现场感。


张玮宗 
作者为青年史学家年奖2019得主,国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组委员,香港大学文学院毕业生(一级荣誉)。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4年1月19日教育版专栏「学与教」。

延伸阅读:

周正贤 - 青史传承|青史札记

张玮宗 - 历史中的体育文化|青史札记

周正贤 - 读《史家的技艺》|青史札记

张玮宗 - 非一般的饮品|青史札记

周正贤 - 文史互见|青史札记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