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研渐冻人症新发病机制 患者感喜悦:超码有个冀望

2024-01-08 21:36

对于是次针对药物的研究,患者施先生感到喜悦,胡先生则形容研究的「大方向是好的」。锺健华摄。。
对于是次针对药物的研究,患者施先生感到喜悦,胡先生则形容研究的「大方向是好的」。锺健华摄。。

中文大学研究团队与牛津大学合作,针对渐冻症人之中经遗传而病发的「C9渐冻人症患者」,发现其疾病机制。现年57岁的渐冻人症患者施先生有份出席昨日的研究成果发布会,对于是次针对药物的研究感到喜悦,「有药医喎,起码有个冀望。」

中文大学研究团队与牛津大学合作,针对渐冻症人之中经遗传而病发的「C9渐冻人症患者」,发现其疾病机制。锺健华摄。
中文大学研究团队与牛津大学合作,针对渐冻症人之中经遗传而病发的「C9渐冻人症患者」,发现其疾病机制。锺健华摄。

于49岁确诊的施先生当时任职司机,发病初时仅一只手指无法动弹,求诊时医生指是颈椎病。直至求诊第3年时在施先生询问下,当值医生才证实该病为渐冻人症。施先生形容这个病是『打大佬』。「每一晚很辛苦的时候不可以想『很辛苦』,要想其他东西令自己开心。」与妻子育有2名孩子的他,于生活上仍有赖家人、非牟利组织的援助。

至于发病至今已12年胡先生则认为研发「大方向是好的」,但又指在香港或中国的渐涷人症患者之中,该药物可能用到的机会较少。胡先生指现时说话不伶俐、脾气不够,唯庆幸还能够正常呼吸、睡觉亦没有大碍。需以轮椅代步,胡先生仍于12年来探访过逾百名渐冻人症患者,形容「是希望以经验帮助病友积极面对这个病。」

香港肌健协会去年建立首个「渐冻人症患者资料库」,收集本港约4份1患者数据,以掌握患者情况及需要。会长吕文林指,由于初期病徵难以辨认,患者平均向4名医生求医、进行5次详细检查后方确诊患病,平均花近1年时间,更有12%患者需花逾2年。当中3分2患者现已严重残疾,活动能力大受限制。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