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团访港|学生代表:了解到太空人的辛酸 学习不言放弃精神

2023-11-30 20:15

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到访理工大学,与学生交流。(左起)中文及双语学系四年级生吕浩晴、深空探测研究中心航天器系统工程师林浩一、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博士研究生陈龙。卢嘉颍摄
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到访理工大学,与学生交流。(左起)中文及双语学系四年级生吕浩晴、深空探测研究中心航天器系统工程师林浩一、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博士研究生陈龙。卢嘉颍摄

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今日继续访港行程。代表团团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率团前往理工大学与师生交流。

交流活动历时逾两小时,约700名师生出席。神舟十二号乘组航天员刘伯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宏及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董光亮,于台上轮流讲述中国太空站的历史、分享在太空拍摄的照片及影片、太空的生活趣事等。

担任学生代表,与代表团交流的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博士研究生陈龙表示,对国家航天工程人员访校感到高兴,从中了解到太空人工作的辛酸,向他们学习不轻言放弃的精神。

来自天津的陈龙指,已立志成为「载荷专家」。他表示,曾参与理大的航天科研项目,包括「嫦娥三号」、「嫦娥四号」所用的「相机指向机构系统」,及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上的「火星相机」,期间负责「著陆区选取」的研究工作,相信本地大学有足够的资源发展航天科研项目,未来将留港深入钻研航天科技,累积丰富的研究经验「争取上天」。

另一名学生代表,中文及双语学系四年级生吕浩晴则指,虽然是文科生,但自小钻研科学知识,对于亲身与太空人交流感到兴奋。被问到职业路向,她期望工作能结合本科专业及个人兴趣,如为航天员担任翻译,或协助处理文书工作,「文科生亦能为国家航天工作出一分力」。

理大近年积极开展航天工程及深空探测研究项目,深空探测研究中心航天器系统工程师林浩一指,太空人分享在太空站的生活和感受,启发团队研发更多航天科技设备,改善太空人的生活及提升工作效能,继续贡献国家,「 国家将太空科技交给理大去做,是对理大很大的信任」。

记者卢嘉颍

林浩一称太空人在交流会上的分享,启发团队研发更多航天科技设备。卢嘉颍摄
林浩一称太空人在交流会上的分享,启发团队研发更多航天科技设备。卢嘉颍摄
吕浩晴认为文科生亦能为航天工作贡献,例如担任翻译员或处理文书工作。卢嘉颍摄
吕浩晴认为文科生亦能为航天工作贡献,例如担任翻译员或处理文书工作。卢嘉颍摄
陈龙称从交流会了解到太空人的辛酸。卢嘉颍摄
陈龙称从交流会了解到太空人的辛酸。卢嘉颍摄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