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振伟 - 跨学科大趋势 促进乐龄科技发展|智凝都会

2023-06-09 12:35

全球现正面对人口持续老化。根据政府统计处的资料,到了2037年,每3名香港人之中就有1名长者。与此同时,政府所发表的《医疗人力规划和专业发展策略检讨报告》,及其后由香港大学进行的医疗人力推算显示,我们正面对护士、医生及专职医疗人手短缺。因此,大家可以预视未来在长者照顾方面会面对很大挑战。当然,增加培训名额可以纾缓人手短缺情况;但是,人才培训是需要时间和政策配合的,而大专院校也不容易短时间内大幅增加培训名额。

为了更有效解决人口老化及医疗人才缺乏所产生的潜在问题,公共衞生系统能否灵活应变,是十分重要的。而其中一个思考方向,就是我们是否可以运用科技协助应对人口老化所带来的挑战。

在这几年间,「乐龄科技」(Gerontechnology)渐渐成为热门题目。究竟甚么是「乐龄科技」?简单来说,是为长者设计和开发的科技产品,用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素及自理能力,从而提升幸福感。防游走装置、跌倒侦测系统及料理机械人等,就是在香港日渐普遍的乐龄科技产品。


专业 vs 跨学科

近来,愈来愈多本地大学及私人企业投入大量资源研发乐龄科技产品,甚至把产品转化至零售层面,更有机构提供乐龄科技产品租赁服务,按照长者的需求及身体状况,推荐最合适的乐龄科技产品。而每年11月举行的乐龄科技博览暨高峰会(GIES),提供一个平台汇聚来自世界各地大学、企业、非政府组织等的人才,示范最新的乐龄科技产品,为其他与乐龄科技相关的持份者给予参考意见及指导方向。

在现今世代,专业培训固然重要,但未来的大趋势是在一门专业领域内引入来自其他专业的元素,务求训练出拥有多方面知识的专才。

香港都会大学护理及健康学院致力成为提供灵活护理及衞生保健教育的先驱。以我们与岭南大学合办的智能安老及老年学理学硕士课程为例,学员除了学习老年学专业领域的知识外,我们适当地引入与健康科学(health sciences)、数据科学(data science)和心理韧性(resilience)等相关知识元素,成就跨学科学习。

回到乐龄科技发展,透过跨学科合作,汇聚不同领域的人才,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继而研发出创新的乐龄科技产品。为了培育具有跨学科知识领域的人才,在大学教育上需要引入跨学科学习元素,培训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而透过学术研讨会、产品分享会等互动平台,促进跨学科交流合作,贡献自身专业知识及提供宝贵意见,缔造协同效应,务求开发更贴心、贴地及易用、耐用的乐龄科技产品。

现在以远程健康监测服务为例,探讨一下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首先,要有高速而稳定的网络及良好的电子设备,才能使其与实体监测拥有相同的效率及准绳度。因此,单靠一批专业医护团队是不足够的,更需要有来自资讯科技及电脑工程学的专才。可是,为了使服务更贴地,产品的人性化是十分重要的。

再者,要让服务在长者生活圈子普及,兼且得到市民大众的支持,进而加强服务的推行,这便是与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的专业范畴了。由此可见,跨学科协作对促进乐龄科技发展十分重要,不同的专才有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共同守护大家的健康,协助长者安享晚年。


数码鸿沟不能忽视

大家还记得当2019冠状病毒病在香港爆发时,同学们要在家透过网上学习的情境吗?教学方式忽然改变,对师生来说也是挑战,特别是基层学童。如果他们未能及时添置数码设备,配合高速的网络来进行网课,学习进度便会受到影响,这正是我们在推广科技运用时不能忽视的数码鸿沟(digital divide)问题。同样道理,在乐龄科技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致力投放资源开发产品的同时,更需要反思如何有效运用社会资源,不会剥削基层家庭享用乐龄科技产品的权利。


文:香港都会大学护理及健康学院健康科学系主任谈振伟博士

本栏欢迎院校学者投稿,分享个人学术见解及研究成果,1400字为限,查询及投稿请电邮︰[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6月9日教育版专栏「大学之道」。


延伸阅读:

李芷君 - 人工智能 为音乐认知注入新养分|智凝都会

黄自鸿 - 文学与能力训练|智凝都会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