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粉墨登场趣学诗词 浸大研究指助理解文学意境

2023-02-14 12:16

传统的文言诗词晦涩难懂,学生学习往往依靠背诵,难以认识意境。有剧团透过「教育剧场」,让中小学生在戏剧表演中化身「古人」,学习唐诗及新诗创作的意境,领略赏诗之乐。浸会大学研究发现,约9成参与学生透过演活古诗情境,更易理解内容,对特教生的教学成效更为显著。剧团拟4月起加入诗词以外的文学元素,延续教育剧场。


记者:卢嘉颍

「赛马会中国诗人别传教育剧场计画」由本地剧团爱丽丝剧场实验室主办,迄今已举行165次教育剧场,逾6,000名学生参与,涵盖64所小学及13所中学。小学组剧目《妙虚传》,讲述由初小生扮演唐代翰林院学士,被宦官围困,靠续写一句李白、杜甫等诗人的古诗脱险;中学组的《夜空》,由初中生饰演1980年代的调查员侦查命案,于5分钟内创作一首新诗,以找出真相,过程让学生认识西西、也斯等近代本地诗人。

「教育剧场」让学生从角色扮演中学习古诗意境和历史,提升学习中文的兴趣。 剧团提供
「教育剧场」让学生从角色扮演中学习古诗意境和历史,提升学习中文的兴趣。 剧团提供


特教生成效显著

浸大人文及创作系对「教育剧场」的教学成效进行研究,分析学生的语文能力、文学、历史及文化知识增长程度,以及学习态度的转变。结果发现,近90%学生反映戏剧演活古诗情境,有助理解内容;逾8成学生对学习和赏析古诗更有信心,从表演中提升自信及勇于表达个人意见。

身兼首席研究员的副教授唐睿指,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创意思维及品德情操,「以往学生觉得背诵有如洪水猛兽,戏剧教学令学习古文变得有趣,极具新鲜感」。

在融合教育下,「教育剧场」亦遇上不少特教生,以读写障碍及自闭症为主。负责演出和教学的「演教员」的赖晓珊坦言,初次接触特教生有「如临大敌」的感觉,但校内教师提醒下,多让他们发表意见和分享感受,「他们比较单纯,创作力较高,学习速度甚至比一般学生更快」。

本身非文科出身的赖晓珊称,教学前先后完成21个涵盖中国历代文学、推理小说等范畴的汇报作备课,教学前作充足准备,才能将史实传授学生。

剧团行政总监陈瑞如指,「教育剧场」由「前置戏剧教学」、「艺团造访」及「后置教学」三部分组成,涵盖备课、演出和检讨工作。剧团亦为教师举行8小时的培训工作坊,由教师配合「演教员」完成戏剧教学。

陈恒辉(左二)强调戏剧教育以教授文学知识为本,戏剧元素为辅,令学习古文变得有趣。 卢嘉颍摄
陈恒辉(左二)强调戏剧教育以教授文学知识为本,戏剧元素为辅,令学习古文变得有趣。 卢嘉颍摄


剧团设教师工作坊

艺术总监陈恒辉补充,戏剧教育以教授文学知识为主轴,辅以戏剧元素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而剧场将于4月起加入诗词以外的文学元素,期望吸引更多学校参与。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