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人文|世事洞明皆学问

2022-03-04 10:50

资讯科技发展迅速,不知不觉间全球都进入了数码时代。日新月异的数码技术为人类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新产品,智能电话、智能家居、一切智能事物正在逐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素质。

停课期间,学生被逼留在家中,通过电子平台勉强维持学习。虽然尚且能与同学和老师隔空联系,但学习的效能和体验却大打折扣。孩子长时间居家上课,对大部分全无网上学习经验的家长而言,不只是体能和耐性的大挑战,更是数码素养(digitalliteracy)的残酷考验——如何能与教师有效沟通,了解子女的需要,提升学习效能等现实问题,令家长疲于奔命。


数码潮流不可挡

除了为追逐数码潮流而添置层出不穷的电子产品外,大家对数码科技与现代人生活的关系又有多少认识呢?在芸芸的数码产物中,社交媒体是不少人展示生活点滴的宽广园地,无论何时何地的个人分享,只要有互联网立即无远弗届,大大缩短了由地理隔阂而形成的人际距离。够不着、看不见的互联网,让上班一族足不出户,仍然维持生产力;电子教学更不用说,由互联网衍生形形色色的功能,既讲求资讯的传输效率、知识产权和隐私保障,亦关注吸引学生的学习动机,维持学生的参与程度及促进学习成果。

所谓游戏化的学习模式应运而生,家长毋须误会子女沉溺于电玩,因为电子游戏式的教学已(曾)经成为潮流。哪怕语文能力基础未稳,小学生开始学习电脑编程(Coding),培养运算思维能力;中学生则接触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以至人机互补的伦理,为香港构建智慧城市做好准备。

在数码时代,资讯科技不断突破,机械人、虚拟实境(VirtualReality,VR)及扩增实境(AugmentedReality,AR)等技术在社会上广泛应用,例如机械人能完成特定任务,甚至定时照顾病者;即使无法到现场体验,虚拟实境却引人入胜,恍如亲历其境;扩增实境则将科技与现实融合,令同一时空的情境更加丰富多元。

前不久一部韩国制作的纪录片曾引发数码技术应用范围的热议。为了抚慰一名丧女母亲的伤痛,制作团队采用了多种数码技术,按照死者的容貌、体形和语音等特徵,成功塑造出一个虚拟人物,让母亲借助触感手套在虚拟实境中与「复活」的女儿对话和互动。支持的观众对该名难过的母亲深表同情,认为数码技术将人性的光辉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反对者却认为,这种试图把逝世的亲人保留在虚拟世界的数码手段,只会令生者陷入更痛苦的深渊,也不尊重死者。


人文关怀为依归

无论是正反的观点,观众的回应都是人文文化的体现,一种追求美善、对人的终极关怀,也是数码时代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数码技术是科学进步的成果,而科学文化着重求真务实,然则「数码」能否与「人文」并存?二者的关系又应该如何拿捏?按《辞海》(一九四八年版),「人文」指「人类之文化也」;而「文化」一词则出自《易经.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次「文化(Culture)」又指「人类社会由野蛮而至文明,其努力所得之成绩,表现于各方面者,为科学、艺术、宗教、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等,其综合体,则谓之文化」。古人观察「天文」,认识到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不断改进人类的生活;参考「天文」的轨迹,而创造「人文」的秩序。

时至今日,无论数码科技能超越多少个人类能力所及的极限,它终究隶属于人文文化,必须以人文关怀为依归,才能成就人类文明与时俱进的发展。因此,当数码素养成为基本能力之一,学生仍然不能缺少人文学科的训练。数码技术可以超越时空,让学生在仿真的学习情境中诱发创意想像,而人文精神将继续是想像的灵感泉源。

在慨叹无法赶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时,大家不妨驻足反思,认清数码与人文的关系主次,以确保所付出的努力不致与「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精神背道而驰。注︰小题为本报所加


本专栏由香港教育大学人文学院学者轮流执笔,内容属个人分享及学术见解,读者如有任何意见,欢迎电邮至[email protected]


梁佩云
香港教育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学术质素保证及提升)及中国语言学系教授(实践)梁佩云教授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2年3月4日教育版专栏「数码人文」。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