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文凭试】通识日常‧生活素质(二)

2021-04-13 09:00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上文(四月十二日)提及在选择聚焦哪些时事议题温习时,可以「生活素质」的不同向度作为主轴,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教育、衞生、文化和环境等议题,尤其可以留意一些探究性和争议性的议题,以考卷设题而言,即是较容易考问因素题、影响题、评论题或比较题的议题。

社会向度涵盖面广

社会向度议题本身的涵盖面较广,某程度上政治、经济、衞生、教育等属于社会向度之内,不过在此就特别点出一些其他向度未必涉及的议题。

人口结构︰人口老化与策略

纵然第一届文凭试已问及「人口老化」的社会现象,不过考虑到应对人口老化政策的推陈出新和广泛关注,所以考生都必须略为了解未来人口结构变化,以及政府的应对策略。实际上,应对有三个思考方向和相应政策︰

一是应对长者贫穷问题,相应政策包括全民退休保障、长者生活津贴、强积金对冲机制等;

二是释放长者劳动力和生产力,主要涉及延迟退休年龄;

其三是长远改变人口结构,关乎到如何提高家庭生育动机和生育率。

若然希望能够准确和深入探讨上述政策,考生要先掌握部分社会福利和经济制度的概念,例如收入再分配原则、退休保障五大支柱、社会保障四大支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福利主义等。

社会福利︰应对贫穷问题

另外,除了人口结构议题之外,与之相关的社会福利和贫穷问题亦值得熟读。考生应该要知悉香港存在不同的贫穷状况,包括儿童贫穷、跨代贫穷、世袭贫穷、青年贫穷、在职贫穷、长者贫穷、月光族、穷忙族,以上概念既有以年龄描述(儿童、青年、长者),亦有涉及贫穷成因(跨代、世袭、月光族),也有描述一些特定贫穷状态(在职、穷忙)。

在掌握香港不同类型的贫穷人口,便要开始了解香港政府的福利制度如何保障和改善市民的生活,值得留意的是关于社会福利制度亦有很多不同描述和分类方法,其中「保障」和「改善」正正是社会福利的两大功能︰

「保障」即是发挥安全网功能,让市民能凭藉社会福利维持基本生活需要(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生理和安全需求);

「改善」则是发挥反弹网功能,让市民能够透过社会福利逐步提升生活素质,甚至长远能够自力更新。

而香港政府又会以「现金」和「非现金」的方式分类,强调政府的不同政策介入如何有助扶贫。考生在温习贫穷相关议题时,可先了解现时数据,再评估政府的政策成效。

社会流动性:社经地位转变

由社会福利制度和贫穷问题可以延伸到社会流动性的问题。「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到底在香港社会是否仍然奏效?讽刺的是有调查显示,大学生毕业生的入息中位数在过去三十年间持续下跌(已按物价水平调整)。

所谓社会流动性是指个人或家庭的社经地位转变,而分析一个社会的社会流动性,即是分析个人能够凭藉其付出(能力、技能、学历、努力)改变其社会流动性,若然一个社会欠缺社会流动性,意味着市民难以看到社经地位和生活素质有所提升的空间,亦即是缺乏上流机会。

在香港,往往都关联到世袭贫穷和在职贫穷的问题,因为之所以缺乏社会流动性,或多或少就是经济和教育制度,家庭的社经地位的影响力远远高于个人付出的影响力;另外,雇员的工资增幅缓慢和生活成本高昂亦令社会流动性停滞。

以上仅点列出一些重要知识和概念,考生可以先了解目前的相关数据,继而了解社会流动性不足如何影响个人和社会发展,继而再分析政府政策的效用和不足之处。(六之二)

罗恒威
港澳信义会慕德中学通识教育科老师、香港通识教育会副会长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