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虐儿法案》缓冲期 学者倡开展「推行前研究」

2024-10-16 00:00

辅导心理学家陈钰瑜建议,学校老师及相关辅导人员,及早为儿童的情绪支援做好准备。
辅导心理学家陈钰瑜建议,学校老师及相关辅导人员,及早为儿童的情绪支援做好准备。

现时正值《强制举报虐待儿童法案》生效前的18个月缓冲期。有学者指出,港府需进行大量准备工作,如建立安置受影响儿童的居所、为各受影响专业人士作培训等,亦建议相关部门开展「推行前研究」,助日后了解情况有否改善。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名誉副教授曾洁雯指,当局必须做好各方配套,例如设立院舍收留疑似受影响儿童、加快个案流转,甚至招募更多寄养家庭。她续指,人手短缺亦是挑战,因为法案针对专业人士没有举报,不排除各类专家因而离开儿童范畴。她补充,教师及辅导人员也要接受培训,妥善应对小孩因为坦白受虐、离开家庭而产生的内疚感。

辅导心理学家陈钰瑜建议,教师、辅导人员和社工接获儿童通报,可以及早作好准备,了解小孩坦诚受虐后,有否受情绪困扰,「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坦白后是否开心、父母行为是否合适,跟自己是否爱父母并不相关。」她指,届时儿童或须跟父母分开,相关人员要告诉儿童,任何情况出现都不是他们做错,通报长远而言对亲子关系都有正面影响,「儿童把感受说出来,某程度上是教导爸妈如何爱惜自己。」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儿童与家庭福利讲座教授陈高凌明白,现时要为各专业作培训,但由事发到立法已经拖拉了几年,期望日后尽快推行其他措施。他建议有关部门把握良机,在法案通过前做「推行前研究」,及后再做比较研究,了解情况有否改善。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