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派|基建先行 刺激经济

2024-08-16 00:00

在中央坚实支持下,香港经济自疫情后持续恢复。近月市场数字反映,店铺空置率已由2020年第三季的18.3%下降至最近的6.6%,显示市道正逐步恢复。不过,受制于全球经济环境与地缘政治局势的不确定性,外围整体气氛持续疲弱,香港经济面临的挑战仍未消除。各行各业都有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和资金周转等问题,其中最受打击的一环是建造业。

有建筑师行近日公开指由于工程项目大减,导致行内经营困难,需要裁员,正处于「挣扎求存的临界点」,希望政府能出手助业界渡难关,重启暂缓工程项目。

过去一年,香港的楼市和股市表现不理想,政府的卖地收入减少。香港乃全球最审慎理财的经济体之一,政府要打破僵局,激活经济,便不能抱持被动的看门人角色,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开拓新的经济来源。

建造业是一直推动本港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动力。基建投资也作为刺激经济逆周期的主要措施。善用储备投放在香港造地或基建项目,提升本港生产力,打好各类型基建的稳固基础。长远来说会带来巨大的乘数效应,为总体经济增长带来正面刺激。

可惜的是,「北部都会区」提出至今三年,仍留在土地规划的前期作业上。现在市场前景不明朗,发展商投地意欲自然加倍审慎,单有蓝图不足以刺激投资气氛。要推动这些长远发展愿景转化为听得到、看得见市场回响,其中一个指标是基建设施能否如期落实,例如交通配套、教育医疗等设施。行动决定一切,所以政府在发展这些新地区时,不要只懂谈愿景,要做愿景,必须基建先行,增强发展商投地的诱因。

此刻香港经济正是需要提振之际,要加快本港经济谷底反弹的步伐,推动大型基建项目是刺激内需、改善建造业就业状况的重要一步。大型基建项目涉及多个环节,政府可以开放态度考虑不同财务安排,适度运用市场资金,包括「公私营合作模式」为基建项目融资;也可将公司上市,让市民成为股东,增加市民对该项目的支持。过去香港有很多大型发展项目都是以「公私营合作模式」进行,例如「机场三跑」较其他政府工程相比,没有超支超时,值得参考。

林健锋
经民联副主席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