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胸痛入院翌日亡 夫疑未驳监察器

2024-06-04 00:00

死者丈夫孙智聪及女儿到庭。
死者丈夫孙智聪及女儿到庭。

57岁家庭主妇3年前因心口痛「好似雷劈咁」而被送院,惟翌日清晨失去心跳脉搏、抢救45分钟及注射11支强心针后不治。死因庭昨就事件召开研讯。死者丈夫供称,初时心情激动,妻子在一日内离世对他造成很大打击,当时他注意到病床侧有心脏监察仪器,却从医生口中得知「无驳机」。内科病房女医生庭上解释,患急性心肌梗塞、心律紊乱或神志不清的病人才须使用该仪器。研讯今续。 

死者潘玉玲;是次研讯没有陪审团,由死因裁判官林希维审理。医管局被列作有利害关系人士,由大律师冯国础代表。死者丈夫孙智聪供称,潘在2021年12月4日下午致电表示胸口痛,其后由救护车送抵玛嘉烈医院急症室;孙一路陪同。死者获处方「脷底丸」,惟死者其后呕吐,孙曾担心死者呕出「脷底丸」,但当时未能寻得医护协助。
医生告知「无驳机」

孙称在2021年12月5日凌晨2时多,曾收到死者讯息,着他找教会姊妹祈祷;至清晨6时许收到医院通知,妻子失去心跳脉搏,孙到达医院后,医生告知已抢救45分钟及注射11支强心针,但不幸地未能成功抢救。妻子离世对他造成打击,但心情平复后,他注意到病床侧的心脏监察仪器,并问到是否仪器检测到死者有异样及通知医护,惟医生却告知「无驳机」。

北大屿山医院副顾问医生陈宇泰、事发时在玛嘉烈医院急症室任职,陈称当日死者胸口和背脊痛、及有心悸,死者心电图对比2019年有变化,因此怀疑死者可能有冠心病,其后安排入住内科病房。家属问,为何不转介心脏科病房。何指除非病人有心肌梗塞、血压不稳、心跳过快或过慢等情况,否则根据部门指引,会先转介内科病房。
质疑不转介心脏病房

林官提出,有证供显示死者死于主动脉剥离带心包积血;根据X光片,死者纵膈腔宽7.5厘米,是否属正常。陈指如果纵膈腔宽逾8厘米,可能有肿瘤或主动脉撕裂的情况,但少于8厘米仍属正常范围。

现职眼科医院的医生何皓琳、事发时任职玛嘉烈医院内科病房,何供称她在2021年12月4日晚上11时50分曾见过潘玉玲,当时潘只感到心悸及胃气胀,没有表示心口痛或背痛;死者左右双臂血压上压有差异,何称如果差距大于20,便有动脉撕裂的可能,但死者当时差距不足20。

家属问何皓琳,如果死者心口痛、心酵素高、左右臂血压有差异及心电图有异样,会否联想到主动脉撕裂。何称死者当时左右臂血压差距少于20、纵膈腔宽少于8厘米,故不会诊断为主动脉撕裂。何亦指死者心酵素为16.2,如果是有心肌梗塞,心酵素会是数倍之高。

林官问到心脏监察仪器,何称当病人患急性心肌梗塞、心律紊乱或神志不清才会使用。

案件编号:CCDI-1063/2021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