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多重用药 逾3成须服10种

2024-06-04 00:00

香港药学服务基金团队昨日公布的调查发现,有超过三成服务使用者获处方10种药物或以上。
香港药学服务基金团队昨日公布的调查发现,有超过三成服务使用者获处方10种药物或以上。

同时服用5种或以上药物即为「多重用药」,或导致身体有不良反应。香港药学服务基金团队昨日公布的调查发现,有超过3成服务使用者获处方10种药物或以上,更有老人科专科医生分享指,曾遇过一位年长患者获处方32种药物,团队认为情况严重,建议透过药物盒或提示器等方式,协助长者妥善管理用药。

团队透过问卷向服务使用者进行调查,发现82%服务使用者获处方5种药物或以上,34%更获处方10种药物或以上。另调查发现约2至6成服务使用者为独居、两老同住、听障或视障人士,大多缺乏自我药物管理能力,容易出现用药不当情况。
医生难忘长者获发32种药物

老人科专科医生陈俊文表示,长者「多重用药」情况常见,原因是随着年纪增长,他们或需在不同专科看病,「每个专科医生都开三、四只药,加起来已经有几十只药」;加上本港公私营医生多数缺乏统一处方药物系统,有机会处方药效重叠或相反的药物,当出现副作用,又可能要处方更多药物处理。

他提到,曾遇过一位年长患者获处方32种药物,当中包括外用药物、口服药物、雾化吸入药物、注射药物等,「都未计算病人在外面买的中西成药、健康产品及维他命等。」

中大医学院公共衞生及基层医疗学院教授黄至生指,「多重用药」会造成多方面的严重影响,包括会增加药物间产生相互作用的机会,「例如服用高血压药的人士,若同时服用高剂量的胆固醇药,或影响药效。」他续指,「多重用药」也会增加错误用药风险、增加副作用及降低服药者的依从性,加上长者一般较易因服用多种药物而出现跌倒、营养不良、产生认知障碍、情绪不稳及身体功能下降的情况,入院及死亡风险大增。

黄至生建议,医药服务提供者可透过简化长者药物治疗方案、协助长者使用药物盒或提示器管理药物、为长者定期复查药物治疗方案、为长者和其家属提供药物的教育等方式,助「多重用药」长者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出现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机会。
易现跌倒营养不良 入院风险增

香港药学服务基金主席蒋秀珠表示,长者用药日程复杂但缺乏用药支援,容易出现用药不当情况,导致自身疾病恶化,增加公营医疗负担。她认为,精简处方,能有效减少长者多重或重复用药问题,建议当局可制订标准化优化处方流程,以提升长者用药安全。

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捐助「长者使用药物支援及教育计划」,自2022年4月起为社区长者提供药物管理服务,为期3年,并以讲座形式为社区长者提供药物知识教育及基础药物管理培训,至今已服务超过1300名长者。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