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茵茵盼以影音纪录 向观众展现香港价值

2024-05-20 00:00

《声影路》公映,导演王茵茵(左)兼顾剧本、拍摄及剪接,卡叔(右)对其赞不绝口。
《声影路》公映,导演王茵茵(左)兼顾剧本、拍摄及剪接,卡叔(右)对其赞不绝口。

《声影路》公映,导演王茵茵(Donna)兼顾剧本、拍摄及剪接,功不可没。这位小妮子不懂说中文,最初因为撰写电影研究的博士论文,辗转认识了卡叔,后来二人越见投契,成就了纪录片的诞生。她坦言,一直喜欢研究香港电影历史和社会变迁,即使过程中面对版权问题等重重考验,亦无阻她以影音留下纪录,期望透过电影呈现社会当下各人对香港的现况感到迷茫的感觉,向观众表现香港的价值。

Donna指,起初只是灵机一动,觉得卡叔的故事扣人心弦,感觉上世纪「六七暴动」所带来的社会动荡,跟近代年轻人对未来充满困惑的心境不相伯仲,「我们不单纯谈论电影历史,也涵盖许多社会议题和发展。」然而,自资拍摄纪录片并不容易,卡叔直言,最初力劝她不要入行,「她不多会说广东话,而且在电影界学历高不是好事,别人会『棹忌』,觉得你跟大夥不一样;他们是实干型,觉得高学历应该去教书。」他续指,从没想过跟Donna一起拍摄,但对方一直坚持,后来剧本慢慢成形,二人交流渐多,才有实感。

卡叔对这位年轻拍档赞不绝口,「我们之间的默契不错,她对社会时事、整个时代都非常敏感,对政治学、中国历史、电影史等都有研究,所以我们在剧本方面好少争论。」他亦老实指,十分满意剪接的风格和直接叙述方式,「直接拍摄一个人,较视点走来走去好,所以电影没有其他人,只有我一个。」
长时间无薪筹备仍满腔热诚

然而,真正执行却面对金钱、人才和时间等问题。为丰富电影叙述,二人用上多出电影的经典片段,包括《春光乍现》、《阿飞正传》和《马路天使》等,但要在大银幕上应用必须解决版权问题。Donna分享,雇用了一位专门处理纪录片制作的美国律师,尝试「合理使用(Fair use)」相关片段,强调使用后能够提升该些片段乃因其文化艺术价值。卡叔直言,香港发行商好现实,版权问题或令年轻导演却步,「大家应该一同帮忙,令香港电影继续向好;如果有好多限制,他们便没有发挥空间。」他希望,电影业界能互相谅解,推动市场。

即使要独自承担大部分工作、长时间无薪地筹备电影,Donna仍满腔热诚接受「考验」。她形容,电影多年来带给观众的五光十色,跟卡叔的生活一样,对社会和她都很重要,期望透过《声影路》呈现出社会当下各人对香港现况感到迷茫的状况,让观众理解香港的价值,同时启发大家关注、讨论和思考社会问题,「历史让我们知道现今和未来的路应怎样走。」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