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联献计启德方舱改建体艺交流园

2024-05-20 00:00

启德方舱用地自新冠疫情结束后,至今一直闲置。
启德方舱用地自新冠疫情结束后,至今一直闲置。

启德方舱用地自新冠疫情结束至今闲置多时,民建联促请政府把握好启德体育园建造工程将近尾声的契机,参考内地等经验,将其打造成「启德国际艺术体育交流园」,与启德邮轮码头、启德体育园发挥协同效应。发展局回覆《星岛》查询时表示,启德社区隔离设施用地的规划用途为旅游中枢及休憩用地,政府与民建联在善用启德设施作短期用途的目标一致,留意到民建联的建议涉及多个短期用途包括民青创意、体育艺术、地区历史等,财政司副司长会协调多个相关政策局积极探讨。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李慧琼联同该党的九龙城支部成员昨日召开记者会,指本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有背靠祖国面向国际之优势,惟近年不论是艺术、文化及体育的交流都受到多方面限制,例如租金、场地及人才等的挑战,很多青年人或有意创业者都认为本港难有发挥的空间。她引述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指出,本港要树立「香港无处不旅游」的理念,充分发掘香港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借鉴各地成功经验,创新思路、优化政策,推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大力开发旅游新路线新产品。
「香港赢  CBD2赢  旅游业赢」

她认为启德方舱用地现时的使用情况并不理想,有很大改善空间,又指内地与其他国家均有类似艺术创意园区,受到当地民众、旅客的广泛欢迎,指「每次经过嗰边,都好希望可以将佢活化」,避免虚耗每月数十万元的开支,建议当局可以在中、短期的时间将用地重新规划和发展,形容此举可以令「香港赢、CBD2赢、旅游业赢」。

民建联建议将园区分为6大功能区域,九龙城区议员关浩洋指,香港是一个具有丰富多元文化的地方,拥有不少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传统节庆上舞狮、舞火龙习俗,建议未来增设非物质文化区,由不同的文化组织或团体开设工作坊,教授制作技巧,让市民有机会接触及参与其中,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和传播给后代。

另一区议员吴宝强则指启德方舱原有3000个房间,建议设立国际交流区,利用部分单位改划为民宿或简约旅馆,为各地游客、国际短期交流项目成员,以及本地青年提供住宿服务,促进文化交流,又指可对与艺术、体育相关交流团体提供住宿补贴。

新地副董事总经理雷霆表示,启德地区集体育、文化于一身,未来亦将设绿色集体运输系统,配合国际艺术体验交流园,相信将大大增加启德楼盘吸引力。

会德丰地产副主席兼常务董事黄光耀表示,邮轮码头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更是香港的对外窗口。社会现已全面复常,集团欢迎各界就启德方舱隔离设施用地的不同用途作出讨论。
明年或作全运会支援场地

立法会议员尚海龙表示,不论是河套区方舱医院还是启德方舱用地,强调用地如果能用就要物尽其用,不能用就要马上腾出,令到土地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他指短期而言,兴建外劳宿舍及过渡性房屋是最有效解决现时问题的方法。

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邓家彪表示,有关用地或有机会成为2025年全运会支援工作的场地,如工作人员的住宿处等,冀政府可以尽快公布使用用途,他提及如政府将用地用作全运会使用,将令该区成为青年、运动、体艺产业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