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殡葬归自然使用率升3倍

2024-04-03 00:00

「一次性纸撒灰器」有一高一矮共两个款式,供市民选用。
「一次性纸撒灰器」有一高一矮共两个款式,供市民选用。

明日是清明节,是拜祭先人、慎终追远的日子。近年社会环保意识加强及传统观念转变,食物环境衞生署的绿色殡葬使用率持续上升,由2011年的5.5%升至去年的16.5%,上升3倍。而绿色殡葬中央登记名册,截至去年已有逾1.1万名市民登记。为提升绿色殡葬服务和用户体验,食环署将推出一连串免费的新措施与服务,当中屯门曾咀纪念花园将成为新设服务的试点,包括「一次性纸撒灰器」,以及绿色葬礼新地标「渡船」,让家属追思先人,大部份服务会于本月底启用。
屯门曾咀纪念花园占地4800平方米,临海而建,为食环署辖下最大的纪念花园,也是第一个纪念花园内部分地方铺上特色卵石。食环署高级衞生督察(行政及发展)特别职务李启伦表示,此纪念花园是首几位最多市民选择使用绿色葬礼的地方,故选择以此作为新措施的试点。
设纸撒灰器写思念祝福

他表示,新服务包括提供独立房间,让家属在撒放骨灰前进行简单悼念;家属除可选择传统的金属撒灰器,还可选择新设的「一次性纸撒灰器」,并可在纸撒灰器上写下对先人的思念及祝福;增设浇水壶,让家属在撒放骨灰后浇灌草地,将先人骨灰渗入土壤。

纪念花园亦设新地标「渡船」,让使用绿色殡葬服务的家属追思先人。渡船旁设思念信箱,供家属投递心意信笺。创作渡船的木刻艺术家凌展腾表示,渡船的「渡」及信箱,是为了让家属透过讯息,过渡对离世家人的思念,又指服务希望从心灵角度帮助家属,以提供抒发的途径。

至于海上撒灰服务亦已优化,家属若需更改时间,可于网上自行更改日期,不用亲身到办事处办理。为鼓励市民使用海上撒灰服务,食环署未来有计划为选用此服务人士提供载有逝者姓名、撒灰日期及地点的纪念卡和思念相架,以作纪念,推出时间则有待公布。
海上撒灰拟推纪念卡及相架

李启伦鼓励市民预早规划身后事,适当时候向家人表达意愿,除能让自己与家人更安心,又能避免争议。市民可在绿色殡葬中央登记名册,登记选择绿色殡葬的心愿,费用全免。最重要是把绿色殡葬的心愿清楚告诉家人。登记人一旦离世,其亲友申请火化服务时,食环署可从登记名册知道登记人的意愿,适当跟进。

为妻子使用绿色葬礼服务的姚伯,与太太一向关心环境,曾许下「鸡蛋花的约定」,无论谁先离世,都希望将另一半的骨灰,亲手撒在钻石山纪念花园的鸡蛋花树下。姚伯说,「日后与妻子的骨灰撒放在同一位置,做到死能『同穴』的感觉。」姚伯于2020年将太太的骨灰亲手撒于钻石山纪念花园,每次来到公园,都会慢慢走到两人「约定」的鸡蛋花树,感觉就像慢慢走近太太一样。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